“温度”迎新、“花样”迎新、美食迎新,让新生“沉浸式”体验华理
李晨琰 2017-09-09 20:11

▲学生家长在新生照片墙前寻找孩子的照片

“在这里!在这里!找到了!”张薇薇很激动,寻找了将近二十分钟之后,终于在两面照片墙中看到了自己的照片。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4231名本科新生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全体新生照片排列组成的“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校训照片墙前聚集了不少新生与家长,一张张笑容明媚笑脸成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之后,张薇薇将走过由录取通知书样式和65周年校庆标志组成的大门,这寓意新生一迈进大门报到,即开始与华理一同成长的历程,开启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迎新现场

天枰座新生最多,男女比例1.13:1

走进体育馆,记者被一块大型电视屏吸引,各学院新生报到情况在这里一览无余。早上10点42分,总体显示已报到2697人,有1534人还未报到。据学工部副部长胡兵介绍,今年是华理首次启用新生报到数据显示系统,用大数据抓取学生的到校情况。“我们不仅能了解学生是否报到,还能看到这个学生是从哪个省份来、具体报到环节。如果学生逾时未报到,相关部门老师能及时看到,联系学生进一步跟踪情况。”

今年,华理学工部连同信息学院对所有本科新生来了个彻底“调查”。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发布的新生大数据中了解到,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共4231人,其中男生2261人、女生1970人,总体男女生比例为1.13:1。作为一所理工类大学,女生越来越多,男女比例不再严重失调。从年龄分布来看,出生于1998年和1999年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作为最后一级“90”后,2017级的小鲜肉们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意义。此外,今年更有350位“00后”加入华理大家庭。更有意思的是,在2017级的新生中,人生阅历最丰富的学生出生于1994年2月12日,已经23岁,而最小的学生出生于2002年1月17日,年仅15岁,同是本科生年龄差距达8岁。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星座文化”,而在今年新生中人数最多的为天秤座404人,人数最少的白羊座297人,仅仅相差107人,此外还有378位天蝎座的新生和华理是一个星座。

▲华东理工大学新生报到数据显示系统(李晨琰/摄)

学长学姐花样迎接“萌新”

在体育馆,不同学院的学长学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生入学。书信最能表达一个人的情感,在写信的过程中,感情也在慢慢酝酿。由学长学姐们亲手所写的书信将陪伴药学院的209位新生们一起开始大学生活。信中包含着学长学姐们大学生活中的感受与一点点小小建议。“我们希望通过信件的方式能拉近与新生间的距离,同时也希望他们在大一时能有人指引,少走弯路。”药学院学生会主席孙缜说。今年恰巧被药学院录取的张薇薇表示看了书信后很受感动,“能感觉到学长学姐的用心,感觉很温馨!”

而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一幅地图展板上写满了新生对未来的期望与签名。“在华理的四年希望自己越变越好,加油!”“不逃课、爱晨跑,做一个勤工俭学的好学生。”“祝室友早日脱单!”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7级新生辅导员徐邦柱表示之所以特意选取地图是因为五湖四海能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每位新生在展板上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上签名,相当于184名新生凝聚在一起。之后学院会将其做成照片墙,毕业时可以留作纪念。”

观看直播或参与直播已然成为年轻人的新风尚。今年华理还首次推出辅导员互动直播,直播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华理65年发展历程的精彩回顾,有实验室、教学楼、宿舍等学习生活场所的生动有趣的介绍,有“老华理人”对“新华理人”的“温馨提示”,也有新生家长、新生与老生的直播访谈。据悉,之后的开学典礼、军训总结大会、奖学金大会、迎新晚会等重大活动也将进行现场直播。

除此之外,华理通过感恩、励志等主题教育传递教育的温度:在食堂门口设立明信片墙及邮筒,方便新生给老师、亲人第一时间寄送明信片送上祝福;搭建家长寄语墙,让家长写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激等。

▲药学院迎新书信(李晨琰/摄)

▲46道家乡菜迎新 (李晨琰/摄)

46道家乡菜亮相迎新季暖心暖胃

除了别样丰富的迎新方式,“舌尖上的华理味”也广受关注。山西臊子面、上海生煎包、南昌米粉、杭椒牛柳、山东煎饼果子……舌尖心头的家常美味往往最牵动人心。这个迎新季,来自全国各地的华理新生几乎均能尝到家乡美味——在去年推出25道家乡菜的基础上,今年后勤保障处又奉上了升级版家乡菜,菜品数多达46道,几乎翻了个倍,覆盖全国32个省市及地区。

据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主任胡宝林介绍,这些家乡美味的选择并非心血来潮,而是通过网络征集汇聚学生意见建议。为了让新生们从饮食中找到家的味道,早在假期开始前,学校就已展开这批升级版家乡菜的试菜定菜等筹备工作。“我们的厨师基本都是当地人,比如做山西臊子面的师傅家乡就在太原。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吃到最正宗的当地美食,各食堂厨师们反复琢磨与创新,都是精心准备而来。”

为确保新生和家长们吃得安心,饮食服务中心会联手校医院以及同属后勤的爱卫会、计划与质监中心对食堂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严把原材料、加工场所、加工流程、食品储存等每一个环节。“我校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此我们力争让各地新生都能吃上家乡美味。”胡宝林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标注图片均由校方提供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吴钰
频道邮箱:whapp6@whb.cn
0
还可以输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