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联合2016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共建“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
姜澎 2017-10-22 16:22

“希望能够和中国的同行们共同塑造分子设计和分子工程研究的未来。看到台下那么多年轻的面孔充满了对科学的渴望,这让我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充满了期待。”今天上午,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这一“联合研究中心”既是国家与上海市努力打造世界级研究机构的有力举措,也是把上海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更是华东理工大学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而与费林加教授共同分享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也一同来到华东理工大学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 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为学生签名

▲ 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为学生签名

▲ 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为学生签名

费林加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教授团队有着长期的学术交流,并于2016年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联合研究中心”是在费林加教授和田禾院士的倡议下,在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以及张江科技园区支持下,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建立的高端研究机构。

“联合研究中心”聚焦源头创新,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围绕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及界面光电功能研究的前沿领域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联合费林加教授团队及所在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开展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实质性国际合作。

“联合研究中心”人员由中外双方共同组成,中方主任由田禾院士担任,外方主任由费林加教授担任。“联合研究中心”以培养国际知名科学人才、实现研究领域原创性突破为目标,通过化学、材料、能源、生物、计算化学、纳米技术、分子工程等多学科相互交叉,与国际一流大学的相关课题组、国际一流科学家合作,打造科技创新气氛浓厚、高层次人才聚集、学术交流活跃、科研装备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研究平台。

▲ 诺奖得主与学生交流并共同参观实验室

化学学科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自2010年起,在国际化学学科ESI排名已处于top1‰,并于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除了费林加教授,田禾院士团队还与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这其中,就包括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与费林加教授、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和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

长期以来,这3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对田禾院士开展的分子机器等一系列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尤其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方面,已联合培养了多名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产出了一批世界一流、原创性科研成果。

费林加教授说,他很喜欢跟华东理工大学里脚踏实地、活力无限的同事一起进行科研工作,期待“联合研究中心”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加盟,产出全世界最优秀的科研成果。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和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均表示全力支持“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孙欣祺
频道邮箱:whapp6@whb.cn
0
还可以输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