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阿尔法元”问世,人类仍没有必要为AI焦虑
李晨琰 樊丽萍 2017-10-25 19:28

▲迈克尔·乔丹教授(Michael I. Jordan)分享关于人工智能的观点(上海海事大学供图)

前有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打败排名世界第一的围棋职业棋手,后有“阿尔法元”自学三天围棋技术碾压“阿尔法狗”。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无疑成了当下最火的词。人们也不由发出追问: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人类吗?

25日,被誉为人工智能领域“根目录”之一的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院三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Michael I. Jordan)在出席由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承办的第二届智能科学国际会议时指出,人工智能目前确实能够解决某些问题,但人类的创造力和抽象能力是独有的,也是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很难实现的。因此,人工智能应该给未来的人类社会带来更有用的价值,而不是引发人的焦虑。

人工智能可以帮你网上订票,但无法和人们畅谈人生

提到人工智能,许多人脑海里的第一个形象通常是机器人。就像电影《我,机器人(I, Robot)》中的智能机器人一样,它可以和你沟通,照顾你的衣食起居,甚至可以和人类进行智能互动。

从科学意义上讲,人工智能就是代替人类做简单繁琐的事情。“我更愿意将人工智能(AI)称为机器语言(ML)。”迈克尔·乔丹说,人工智能在过去10多年来飞速发展,其实质是机器语言的增长和统计学的发展。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亦或是机器语言的发展,核心都是依赖数据的积累和发展。目前,人工智能基于数据、算法运行,已能较好实现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就在不久前,在围棋上所向披靡的“阿尔法狗”以0比100惨败给自学三天的“阿尔法元”。一场近乎碾压式的胜利,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人工智能会不会通过自我学习变得无比强大?人类最终会被机器奴役甚至取代吗?

迈克尔·乔丹说,诚然,人工智能基于算法和搜索技术的应用,已可以实现很多事情,但人工智能远没有人类想像得聪明。

“许多人觉得人工智能是万能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比如,人工智能可以帮忙在网上订票,但它无法和人们畅谈人生。”迈克尔·乔丹说,人工智能并不能真正理解它正在做的事情。例如,将系统中一些词句替换成发音相近但语义相反的其他词汇,只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它并不能从语义理解层面察觉异样。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并不知道做出搜索或提供数据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可以说,创造力和智能对于人工智能系统来说还很难实现,推理和抽象能力的实现也似乎遥不可及。人工智能只是善于捕捉数据,而不可能对未来做出一个长期的、有条不紊的规划。

“所谓‘智能’,是我们根据参数汇集起来的数据算法,它们只能复制、模仿、模拟人类的行动,而不是真正的智能。说到底,相比我们真实的世界,围棋的复杂程度要低很多,因为真实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迈克尔·乔丹说。

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一些岗位消失,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岗位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渗入各行各业,但在科学家眼中,这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人工智能研究的最终指向或许是:人工智能能自主运行并与人类互动,甚至让人工智能了解人类。

“虽然这一点在今天还很难实现,但未来,它或许可能成为现实。”迈克尔·乔丹透露,目前业界有许多公司和机构正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他预测,未来十年,自动驾驶汽车甚至是无人驾驶的空中出租车,可能成为人们的日常交通方式。而眼下,这些技术的使用体验还不甚良好,从实验室的前沿技术变成人们的日常使用的产品,还需要一定时间。

当然,人工智能的出现也会对部分就业岗位造成冲击。比如,像安检、看病理切片和监控视频审核等交给人工智能更为高效可靠,这些工种也因此比较容易受到冲击和替代。不过,迈克尔·乔丹表示,人们完全不必因此而过分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一些岗位消失,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岗位。“很多划时代的科技成果必然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短期内很可能难以被接受,但若放眼历史长河,就会发现,所有重大的科技革命无一例外地都最终成为人类发展的加速器,同时也是人类生活品质提高的根本保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李勤余
频道邮箱:whapp6@whb.cn
0
还可以输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