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声诊断先驱周永昌:一生捧着真心待病人,93岁仍坚持出诊直至无法站起
唐闻佳 2017-11-30 17:47

▲后辈看望周永昌,老先生始终不忘关心超声医学在当下的发展

如今,去医院看病,大家很习惯做超声B超。但在大半个世纪前,超声在医学上的应用方兴未艾,探路者需有远见,更要有拓荒精神。周永昌就是这样一个拓荒医生。以至如今凡学医者,都读过《超声诊断学》《超声医学》,都知晓周永昌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今天(30日)是我国超声诊断先驱、超声医学学科奠基人周永昌教授的诞辰日。周永昌教授曾任上海市超声医学培训中心主任、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等职,还是市六医院的首批医务人员。今年10月24日周老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今天,市六医院举行周永昌教授追思会,后辈追忆“周公”的为医、为学之道,共论中国超声医学再续辉煌的方向。

▲周永昌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这里有他和他为之奋斗、奉献一生的超声影像医学

医学拓荒,在国际上荣获“超声医学先驱工作者奖”

“1958年,他在全国医学界率先涉足超声领域,以泌尿外科医师的身份,从事超声粉碎尿路结石等临床探索性研究。”六院原核医学科主任马寄晓回忆前辈感慨万千地说,“他对中国超声医学事业的贡献,无容置疑。”

超声以前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1958年,六院开始将工业超声应用于医学诊断,为更快推进这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当时的院领导决定调派已是主治医师的周永昌充实超声研发力量和加强组织协调工作。

周永昌在1959年5月参加上海市超声医学应用研究领导小组会议,1960年组建超声医学研究室,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同年兼任上海市医用超声医学研究组秘书,并以实际执行负责人的身份组织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超声诊断学》专著。

“他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用仪器厂的专家们,一道研究将超声应用于医学诊断。”老同事、六院超声科医生张莲华至今不忘他们最早应用手动超声的场景,“第一次在多普勒超声下看到骨科手术后的血管再通情况,影像画面就跟教科书上一样,我们看到的那一刻兴奋极了。”

这是早期的“医工结合”。当然,新技术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张莲华记得,早期超声医学影像难与现在相提并论,周永昌集合起当时瑞金医院、华山医院、长海医院等专家们,一起研究如何改进超声探头、如何提高诊断率。

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一个新技术、一个新学科就此发展壮大。1958年也被作为我国超声医学的元年,中国超声医学这年在上海六院诞生。

如今,周永昌和同事们所开创的超声医学事业,已惠及千百万患者。他主编的《超声医学》是我国超声诊断的权威著作,影响数代超声专业人员的成长,被中华医学会和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指定为彩超上岗资格考试教材。

由于周永昌的开创性贡献,1986年他被评为中国十名最佳超声医学专家之一,并作为中国超声医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世界超声医学生物医学联合会和美国超声医学会联合召开的国际超声医学历史会议上荣获“超声医学先驱工作者奖”。

▲老先生捧着真心对病人,93岁高龄仍然坚持出诊,坚决不同意增加特需门诊,遇到生活拮据的患者,还叮嘱人家去挂他的普通门诊号

捧着真心待病人,为了多看病人不喝水

尽管贵为学术泰斗,更为人称道的是,周永昌始终捧着一颗真心待病人。

“他的医术精湛,名声传遍全国,大家都说,‘他下的诊断一定是准确的’,业内尊称他为‘周公’。”六院原放射科主任杨世勋说。

也因此,周永昌的门诊,病人总是很多。六院超声科医生王燕记得周老的一个细节,“他很少喝水,茶缸甚至成了摆设,我有时对老师说,你喝口水吧,他说,我少喝水,就少上厕所,早点看完,让病人早点回家。”

同行说,周永昌教授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尤其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是国内泌尿超声诊断的权威专家。他长期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旦有疑难病例会诊,他的意见常常是决定性的,他的医术早已传遍全国各地。

“一锤定音”的诊断来自不懈的科研积累。上世纪80年代,周永昌在肾上腺超声探测方法学上做了大量研究,找到了系统探测肾上腺的有效方法,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极高,定位定性诊断已达到国际水平。

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泌尿介入超声,较早完成了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系统研究,并坚持经会阴行前列腺穿刺术,保持高阳性率,开创了自己的工作流派。

业内外的信任与口碑来自周永昌对病人的责任与爱。几乎所有的同事都谈到一点,老先生始终对病人怀有一颗诚挚的爱心,不仅医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

“为了让病人及早得到诊治,他总是顾不得午餐和下班,即使到了93岁高龄,他仍坚持每周四次门诊,直到病倒在家中无法站起。”

“他坚决不同意增加特需门诊的次数,他说病人大多是普通老百姓。遇到生活拮据的患者,他还会关照患者挂他的普通门诊号。”

“他总是下班很晚,他的病人从全国涌来。可贵的是,从第一号病人到最后一号病人,他都认真以对,他说,病人等了那么久,更要好好看。”

后辈眼中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高尚的大医。

▲周永昌教授追思会今举行,后辈、同事、学生共同追忆中国超声医学界的“周公”

为我国培养首批超声骨干,让好技术普惠亿万百姓

周永昌还是一个学科的普及者。为提高我国超声医学学科水平,为培养学科人才队伍和后备力量,他四处奔走、推广。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六院牵头组织举办了五期超声诊断训练班,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骨干超声诊断学员,从而在短短二三年内,使超声诊断技术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惠及万亿百姓。

“我就是读着他的《超声医学》走进超声领域的,他的专著影响了几代人。”王燕说。若以专著普及、学习班推广来算,周老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

六院作为国家卫生部和上海市卫生局指定的超声医学培训基地,至上世纪90年代各种学习班举办20余期,学员4000多人次,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学员如今已是各省市的学科带头人。他还培养了多名研究生,都成为专业翘楚。

于六院,要始终站在中国超声医学的前列,周永昌始终怀有奔跑向前的紧迫使命感。六院院长贾伟平教授记得,为了学科的发展,为了培养后辈,为了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周永昌教授不止一次来找她商议设想。

“六院成为中国超声医学的先驱单位,我们是幸运的,幸运有这样的前辈引领并激励着我们,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贾伟平说,唯有传扬才能对得起这个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医大家。

从1958年算起,明年正是中国超声医学诞生一甲子。周永昌的学生、六院超声科主任胡兵始终不忘老师的遗愿:超声医学,一代要比一代好。他说传扬周老的精神,助力中国超声医学创新发展是六院人的应有之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李思文
频道邮箱:whapp6@whb.cn
0
还可以输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