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指法谱字集成》出版,天书琴谱终有迹可循
2016-11-09 15:14

 

【导读】近日,《古琴指法谱字集成》新书发布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古琴指法谱字集成》由天津七弦琴院筹备,自2012年起,历时四年时间编纂完成。据该书主编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秘书长、古琴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子盛介绍,为编此书天津琴院汇集了二十余位师生,整理了从北魏至近代的一百二十六种指法材料,共收录了1176个指法名称,1522个减字写法,是目前收录指法数量最多,收录范围最广的古琴指法类工具书。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古琴艺术在非遗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意味着“天书 ”琴谱从此“有迹可循”了。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古琴指法谱字集成》主编张子盛在发布会上演奏《流水》

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琴艺术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人最高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古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此后,如何更好保护、传承与发展古琴,传统文化界及音乐界都在积极行动中。

▲古琴减字谱,历来被视为“天书”

自宋以降,古琴有近二百部琴谱流传于世。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曾见到林黛玉所看的琴谱,惊为“天书”。这种被称为“减字谱”的记谱方式虽然晦涩难懂,但却完整保留了3000多首传世古琴曲。由唐至今的一千多年间,琴人辈出,琴派更迭,往往同一首琴曲就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版本,这对今人解读琴谱,尤其是对指法的解读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障碍。

▲《古琴指法谱字集成》内页

在这部类似于古琴指法字典的工具书中,保留了原琴谱中的指法原貌,并将原谱中释义按年代排序,设立笔划及拼音两种索引方式,做到查阅一个谱字就能看到从古至今的所有图形及释义。同时还把常见的谱字进行提要注释,可用图片表述的指法还附上了动作拆解照片,以方便学习者参考查阅,对古琴指法的发展变化断代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帮助,甚至能催生出一系列的相关学术成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文汇综合
责任编辑:顾军
频道邮箱:whapp2@wh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