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暨港澳专家聚焦“文艺评论与中华文艺的创新发展”
周渊 2017-08-24 10:54

全球化语境下,面对新的时代挑战,文化学术研究和文艺理论评论事业如何阐述、激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和发展走向,如何对“固本”与“开新”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学术回答?8月22日至24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运德提出的上述文艺评论前沿问题引发与会专家们的思考和共鸣。

本届论坛以“文艺评论与中华文艺的创新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黑龙江省文联主办,涉及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等多个艺术门类。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80多位知名文艺评论家、文艺家和专家学者围绕文艺评论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传统及传播、中华文化复兴、网络文艺发展等议题,共同为当代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建言献策。

专家们认为,文艺评论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也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应该像一面镜子、一剂良药,引导创作、捍卫真理、启迪思想。

“赓续中华文脉,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术研究和文艺评论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郭运德表示,文艺评论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要结合新的社会实践进行新的创造,在横向融合与纵向融通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要精心提炼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推进中华文化有效的对外传播。“惟愿更多人走进这个行列,真正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从故纸堆中解放出来,让躺着的、藏着的、书写着的遗产重新鲜活起来,并渗透到新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创造的进程之中。”他由衷地说道。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提出,充分尊重并发扬传统资源,开显文艺评论的“汉语性”尤为重要。一方面不拒斥吸收其他优秀的文明成果,积极汲取与自己文化构造相契合的养料;另一方面不忘传统本位,不因西方艺术观念占据主流而患得患失、自轻自贱。“依据中国文艺创作与批评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并积极传扬,是让传统文艺批评资源成为更多人共享的精神财富的唯一道路。” 他如是说。

“当代文艺评论应自觉与文化传统构成一种对话关系。”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要实现文化传统价值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批评实践,因此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之间既要传承文化脉络,也要与时代相融合,二者的对话要注重挖掘文化传统的理论资源,对其进行创造和转化。

文艺批评能否在学术和理论之外,表现诗意和魅力?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寿桐认为,文学和艺术批评不能仅仅理解成学术研究,文艺评论家应该对文艺现象做出富有个性的解读。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孔韬
频道邮箱:whapp2@whb.cn
还可以输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