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书局5日开幕60位作家60天轮流驻店,上海再添城市人文书房
许旸 2017-11-03 18:10

▲即将开幕的思南书局概念店,以钻石形基座为建筑特色,将在两个月里邀60名作家轮流驻店。世纪文景供图

这两天,“画在梧桐树下的心脏、钻石型思南书局概念店”的主题文章,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吊足不少爱书人的胃口。细心的沪上读者会发现,每周“一期一会”的思南读书会场地门前,赫然多了一块新招牌——摩登思南俱乐部。记者从今天(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为期两个月的摩登思南第二季本周日将掀开面纱,预计迎来80场文化活动,而概念版、袖珍版、快闪版的思南书局正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会上,上海市作家协会创联室副主任李伟长说,继思南书集、思南文学之家、明年初迎来四周年的思南读书会、今年刚创办的《思南文学选刊》后,即将开业的思南书局将加入“文化思南”队列,成为展现上海作家、作品、出版力量的又一文化空间平台。

▲学者李欧梵的著作《上海摩登》新版最近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

“期待这家书店如‘风滚草’滚向四面八方”

30平方米、60天、60名驻店作家、3000册精选藏书……思南书局概念店由上海永业集团、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发起,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依托人文思南底蕴,集聚优质文化资源联手打造,广大创作者与读者,都向更广袤的文学世界实现了连接。

这家思南书局最大的亮点,就是在60天里每天上午10点开业,每天下午4点至晚上8点,都会有一位作家“坐镇”担任驻店作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这是国内少有的尝试。据悉,首位特邀驻店选书师兼开幕嘉宾为学者、作家李欧梵,他将携代表著作《上海摩登》新版与读者分享他心目中的“摩登上海”。《上海摩登》一书曾绘制了一张80年前的上海文化地图,将城市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起来,为近代上海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参照和研究角度。可以说,书中所表达的主题如今看来依然不过时:上海不仅作为一个社会空间更作为文化空间,对作家的生活方式和写作表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后一周,金宇澄、毛尖、路内、小白、周嘉宁、张定浩等沪上作家也将陆续现身书局,与市民近距离交流,每位作者不仅带来自己的代表作,推荐喜爱的图书,还会特意准备个人的书房物件或收藏品,与读者分享。

本着“不在意是否畅销,只在意品种是否优质”的原则,世纪文景的资深编辑与爱书人沈宇担任选书师,与上海图书有限公司团队一起精心选定千余种书籍品种,100多个文创品种,30余张上世纪70年代经典唱片,呈现在这集聚的空间内。书店的建筑设计、内部视觉则分别由同济大学教授袁烽、艺术设计师陆智昌操刀。

▲思南书局的设计图,据透露,为期两个月的运营结束后,这家环保材质的书店将以另一种创意方式继续散发书香。思南公馆供图

世纪文景副总经理王玲说,书店内的书籍摆放,将突破一般常见的按照小说、艺术、社科等题材来划分,而是将以13个主题关键词串起,脉络本身自成故事。至于具体书目,她卖了个关子,邀请读者周末前往尝鲜。

30平方米的书店空间內,以六个扇形组成环形展示柜,定期推出富有个人风格的小型展览,首展便是作家金宇澄手绘《繁花》插画展。在业内看来,思南书局将以创意点亮沉浸式阅读体验,成为新时代爱书人的书房、城市的人文客厅。

“思南IP”创意发酵延伸,城市美学的大胆实践

继去年“摩登思南第一季”以国际化视野引发关注后,今年第二季将从历史文化、城市空间、电影艺术、娱乐衣食、商业生活等方面,在思南公馆街区及历史保护建筑中重现海派文化精髓。

▲思南书局·概念店海报,对于海报左上角的思南书局logo,世纪文景副总经理王玲说,这只眺望远方的知识小鸟栖息在梧桐树上,寓意着在阅读中获得观看世界的方式。

据悉,从开幕至12月31日的两个月时间内,“老上海摩登西餐厅”“老上海人民照相馆”“摩登思南翩翩舞蹈学校”“摩登思南时光屋”“思南读书会-摩登思南主题沙龙”“思南纪实空间”“海上电影沙龙”“繁花”都市评弹以及系列“繁花”主题活动、“上海图书馆励文社-专题文化沙龙”“摩登思南时光市集”等各类文化艺术沙龙和演出活动,将集中登场,令人目不暇接。

上海思南公馆与上海电影博物馆创立的“双馆联盟”战略也同步启动。“思南露天博物馆”与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移动博物馆”创意项目将共同策划组织系列人文艺术活动,全力打造“双馆+”叠加,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和海派文化。

可以说,“思南IP”创意的发酵延伸,不仅满足了读者对文学阅读、艺术交流的需求,更以内涵不断丰富拓展的品牌效应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上海打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新亮点、新样本。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李思文
频道邮箱:whapp2@whb.cn
1
还可以输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