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的起源,终于搞清楚了!天子的秘密,就怕你不信 | |
2018-04-27 16:39:03 作者:张远山 |
*
本文是“良渚玉器解密”系列的第十二篇,前十一篇见文尾链接。
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标志,但是几千年来的中国人,为龙追加了无数的象征意义和附加意义,于是龙的起源成为中国文化的最大未解之谜。
凭借现代考古的伟力,现在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中国龙是起源于苍龙七宿的天文神兽。龙的天文初义,是一切象征意义和附加意义的基础。
中国龙的特殊地位,源于苍龙七宿的特殊位置
中国天文学把全部天空分为五大天区,即中央天区加四方天区。又称中央天宫和四方天宫,合称“五宫”。
地球自转轴北端的延长线,指向中央天区的中心“北极帝星”,即“中宫天极星”(《史记·天官书》),其神“北极天帝”,即华夏神谱的至高神“北极帝君”、“紫微大帝”。
中央天区围绕“北极帝星”旋转的“北斗七星”,是“中宫拱极星”(《史记·天官书》),其神“北斗猪神”,即华夏神谱的次高神“北斗星君”、“天蓬元帅”。
随着地球的公转,北斗斗柄每天顺时针旋转1°,因而具有指时功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鹖冠子》)钟表的时针,正是仿效北斗斗柄。
北斗斗柄除了具有指时功能,又指向苍龙七宿的第一宿“角宿”。亦即《史记·天官书》所言:“北斗七星,杓携龙角。”
“北斗猪神”之所以成为仅次于“北极天帝”的“天蓬元帅”,正是因为北斗七星除了自身围绕“北极帝星”旋转,又以“杓携龙角”为标志,携带二十八宿和全部天象,围绕“北极帝星”旋转。
由于北斗斗柄指向苍龙七宿的第一宿“角宿”,所以“角宿”成了二十八宿的第一宿,苍龙七宿成了四方天宫的第一宫。
中国龙源于苍龙七宿的最早硬证:距今六千五百年
中国龙源于苍龙七宿的最早硬证,见于距今六千五百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地——
西水坡墓地的蚌塑,把标示苍龙七宿的龙形,标示白虎七宿的虎形,标示北斗七星的斗形,置于同框,是东宫七宿被拟形为龙的最早硬证。北斗斗柄指向龙角,完全符合《史记·天官书》所言“北斗七星,杓携龙角”。
上古伏羲族对苍龙七宿的两种表达:静态表达和动态表达
上古伏羲族的仰韶文化,对于苍龙七宿有静态、动态两种表达方式:
濮阳西水坡的蚌塑龙,对应苍龙七宿的连线,是苍龙七宿的静态表达。
伏羲族的衔尾龙,对应苍龙七宿的旋转,是苍龙七宿的动态表达——
上古伏羲族的二十八宿体系,以及作为苍龙七宿动态表达的“衔尾龙”,传遍华夏全境,于是大汶口东夷族、红山黄帝族、良渚南蛮族,都制作了衔尾龙。中古夏商周也继承上古传统,都制作了衔尾龙——
甲骨文、金文的“龙”字,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
中古夏商周对苍龙七宿的动态表达,全盘继承了上古华夏的“衔尾龙”,基本未予改动。因为“衔尾龙”是标示苍龙七宿循环旋转的完美表达方式,除了局部细节的精美化,总体造型没有改进的余地。
但是中古夏商周对苍龙七宿的静态表达,并未全盘继承上古华夏的图像传统和雕塑传统,而是做了重大改进。改进的原因,是文字的出现。
上古华夏没有线性的文字,所以龙的静态表达,无论是二维的平面龙,还是三维的立体龙,都是先按照苍龙七宿的连线进行拟形,再发挥想像,做成尽可能活灵活现的平面神兽或立体神兽,所以上古华夏的神龙造型,并不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
中古夏商周出现了线性的文字,所以龙的静态表达,首先不是二维的图像或三维的雕塑,而是按照苍龙七宿的连线,造出便于书写的线性“龍”字。
冯时先生的《中国天文考古学》已经证明:甲骨文、金文的一切“龍”字,全都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
由此可见,甲骨文、金文的一切“龍”字,都是苍龙七宿之二维分布的简笔画。具有鲜明的共同特征:“龍”字的卷尾,严格符合尾宿、箕宿的连线。
根据苍龙七宿的连线造出“龍”字以后,夏商周的平面龙、立体龙,又都照抄“龍”字:龙形的卷尾,也都严格符合尾宿、箕宿的连线。
夏商周卷尾龙的造型,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
夏商周的大量平面龙和大量立体龙,都是严格符合苍龙七宿连线的卷尾龙。考古发现的最早一例,是夏代晚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卷尾龙。商周两代,则有无数的卷尾铜龙和卷尾玉龙——
综上所述,考古发现的上古华夏和中古夏商周的一切神龙造型,全都属于苍龙七宿的动态表达或静态表达:
上古华夏至中古夏商周的苍龙七宿动态表达,都是首尾互衔的衔尾龙,延续几千年不变。
上古华夏的苍龙七宿静态表达,是根据苍龙七宿的连线而拟形的天文神兽,当时尚无文字,为了形象逼真,添加了一些想像性细节,并不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
中古夏商周的苍龙七宿静态表达,由于出现了文字,为了便于书写,不再添加想像性细节,所以甲骨文、金文的“龙”字是苍龙七宿之二维分布的简笔画,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夏商周的平面龙、立体龙也受到“龙”字的影响,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
古人已知中国龙起源于苍龙七宿
中国龙起源于苍龙七宿,并非现代考古的新发现,而是古代固有的天文知识。
首先,古人早已知道,中国的四方神兽,源于二十八宿的四宫连线:
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尚书·尧典》孔颖达疏)
其次,古人早已知道,苍龙七宿的宿名,严格符合龙体的各个部位: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共为苍龙之体。南首北尾,角即龙角,尾即龙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孔颖达疏)
苍龙七宿的角宿、心宿、尾宿,分别对应龙体的角部、心部、尾部。这是中国龙起源于苍龙七宿的又一系统硬证。
为什么后人不知、不信中国龙起源于苍龙七宿?
既然古人早已知道中国龙起源于苍龙七宿,为什么后人很少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相信?
首先,汉字的字体演变,导致“龙”字不再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
尽管甲骨文、金文的“龙”字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但是商代甲骨文和刻有金文的商周青铜器,都是最近百年的考古发现,在此之前的司马迁、许慎、段玉裁等人,全都没有见过。随着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简体等等字体的演变,秦汉以后的“龙”字,逐渐远离了甲骨文、金文的“龙”字,不再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所以两千年来,中国龙起源于苍龙七宿的第一硬证无人知晓。
其次,中古夏商周把天上的神龙,视为天子的象征物。
中国天子的至高权威,导致大部分人无条件接受官方教条,相信龙是天子的象征物。因为关于天子的一切,都不可追问。使有人追问,也没人告诉你:龙之所以成为天子的象征物,是因为苍龙七宿是领衔二十八宿四宫的第一宫。所以龙的象征新义,遮蔽了龙的天文初义。
最后,不知神龙源于天象的人们,热衷于为天上神龙寻找对应的人间凡兽,遮蔽了龙的天文起源。
中国的四大神兽,源于二十八宿四方天象的连线,其中的朱雀、白虎、玄武(龟蛇合形)都能找到对应的人间凡兽,只有青龙找不到对应的人间凡兽。但是龙在中国文化中的独一无二地位,导致很多人热衷于让天上神龙落地生根,做出了种种猜测,比如龙起源于蟒,起源于蛇,起源于鲵鱼(娃娃鱼),起源于鳄鱼等等。这些猜测尽管缺乏说服力,但比“龙起源于苍龙七宿”更有迷惑性。
以上多种原因的合力,导致大多数人只相信龙的象征新义和附加新义,不相信龙的天文初义。即使有人知道古代文献记载了中国龙的天文起源,也视为个别古人的一家之言或主观臆测。于是“龙象征天子”,“龙是虚构的神话动物”,“龙是各种动物的合体”之类传统说法,“龙起源于蟒、起源于蛇、起源于鲵、起源于鳄”之类现代猜测,成了人云亦云、将信将疑的“大众常识”。
现代考古的伟力,并非发现中国龙起源于苍龙七宿(因为古人已知),而是通过发现甲骨文、金文的“龙”字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通过发现上古至中古的一切中国龙都是苍龙七宿的静态表达和动态表达,彻底证实了中国龙起源于苍龙七宿。
中国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无不源于天象。另一著名神兽麒麟,同样源于天象。且听下回分解。
>>>链接
良渚玉器解密系列
一:反山墓地的琮王神徽为何令人争执不休?秘密藏在一张星象图中
三:乾隆最尴尬的“文艺作品”来了!他对国宝做了啥,留下笑柄两百余年
四:历史上真的有孙悟空?两件良渚玉器里藏着《西游记》不为人知的真相
五:良渚玉器藏着什么中国文化神秘符号?为何被老子的一句话说中了!
七:引发故宫、剑桥、震旦博物馆收藏的神秘上古帝王相有什么来头?
八:考古发现“猪八戒”的前世法身!一大波上古华夏“北斗猪神”组团来了
九:考古硬证!全球风靡的“万字符”不是从印度来的!绝密符号,只有中国人能解?
十:历史谜团解开!考古现场惊现神秘“万字符之舞”,古人隐藏了什么秘密?
十一:华夏文化外传的最大事件!广场舞弱爆了,全球老外跳的“萨满舞”竟然也是中国的
作者:张远山
编辑:李思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
责任编辑:范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