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mhay是上海吗?34幅古地图里藏着400年来西方世界对上海的认知和想象
2018-09-26 08:34:47 作者:许旸

QQ截图20180925184845.jpg

1657年荷兰数学家、天文学家、制图家范龙所绘《中国地图》标示了Sungking(松江)、Cumgming(崇明)(原件藏哈佛大学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1655年意大利人编绘的《江南省图》中,上海、松江、崇明是如何标示的?目前所见最早标注上海的西方地图是什么样的?作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贺礼的地图上,如何看出上海已嵌入当时英国全球贸易航线……流连于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一楼展厅,34幅古地图释放出了大量信息、历史碎片与动人故事。

"全球地图中的上海"地图展昨天揭幕,读者能从地图里一窥上海及江南地区400多年的岁月变迁。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邵建谈到,明末清初,东西文化进行第一次碰撞,产生了大批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代表的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古地图,成为学术界研究人类科技史、中西交通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以及早期全球化的重要史料。

347017922.jpg

"作为文献载体的地图,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符号记录,这种记录在历史上既有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充满了解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强烈渴望,也承载了人们去未知空白处探索、征服、交流的梦想与动力。"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告诉记者,图像文献已成当下学界研究热点,而地图作为重要门类正不断升温,地图既塑造了思想与知识的版图,也表达了人们对地理空间的认知和欲望,呈现的不仅是地理的自然空间,也具有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多重维度的意义。

早期西方世界对上海区域的认知与想象,都藏在地图里

地图,不仅仅是人类对地理环境描述的文献,更综合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不同文化群体在绘画、数学、政治、印刷等领域的面貌。此次展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上海图书馆主办,展期一个月,展出的34幅地图系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按照梵蒂冈使徒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等海外知名图书馆馆藏原图高清等大复制而成。

QQ截图20180925142417.jpg

20世纪30年代上海城市地图(原件藏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其中,既有明清时期的中国古舆图,也有西方传教士或绘图师绘制的古地图。"早期地图中,上海作为一个城市还没有出现,但是今天上海所属区县已经出现,足以让我们了解早期西方世界对这片区域是何种认知或想象,也能一窥上海如何从小县城转变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牟振宇说,通过这批古地图的展示,有助于学者从全新角度探讨上海以及江南地区的历史与社会变迁。

配图1.jpg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来华传教士日渐增多,他们不仅给西方带去关于中国的新知识,还绘制了一大批精美的中国地图。比如,法国制图学之父尼古拉·桑松1652年绘制并首版的《亚洲新地图集》中,有一幅《中华帝国地图》就是根据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在中国收集的地理知识绘制,对中国东部海岸线形状以及整体轮廓描绘比较精准。

牟振宇谈到,地图在长江出海口一个大岛上标有"sunkiam",疑指松江,其上还标有"mochosa"(马迹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mochosa上方有一地名"Xamhay"。"上海用中文和拉丁文两种语言标注,波兰籍传教士卜弥格地图上显示的拉丁文也是Xamhay,由此可确定,桑松地图上标注的Xamhay很有可能是指上海。鉴于卜弥格地图绘制时间待考,学界将1652年桑松地图作为最早出现上海地名的西方地图。"

地图反映了特定空间的变迁,比如1643年中国人绘制的《皇明分野舆图古今人物事跡》中,为了强调吴淞江水道的情形,上海县、松江府等被绘制成坐落在一座岛上;而绘制于19世纪的《江海全图》中,上海、浦东、南汇、奉贤、松江、青浦、宝山和崇明等都已得到详细标注。此外,1886年为纪念次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大典作贺礼的英国地图上,有标出Shanghae并描绘出航线,显示上海已嵌入英国全球贸易航线当中。

QQ截图20180925142330.jpg

1866年英国领域地图,上海已被标出Shanghae(原件藏史丹福中学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毫米勾勒的迤逦河山投射时空观,带来不同于纯文本的图像阅读体验

地图携带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勾勒出特定时期特定空间的状况,以毫米勾勒的迤逦河山,带来不同于纯文本的图像阅读体验。"地图承载着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但这种探索成果在东西方却是大异其趣。古地图以绘制者为中心的状况延续了千年以上,至少宋代以前的天下大图中,中国以外的地方大都荒诞不经;1524年欧洲的世界地图中,没有太平洋和东亚各国的踪影。"学者邵建说,地图是人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具体反映,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很早,但对世界的认知却深受政治或宗教影响,东西方各自以自己为中心的状况持续了千年之久。换句话说,地图也是"有偏见"的。

"展览中绘制的地图时间跨度长达400多年,不是单纯的地图史的文献展示,而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上海的视野在历史发展中所呈现的时空观。"黄显功说,展览所陈列地图以不同的中心为视角,投射了不同时期西方人、中国人视野中的世界图景和上海区域形象,其中还有明末上海人徐光启主持绘制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等。

QQ截图20180925215038.jpg

1634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原件藏梵蒂冈宗座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在学界看来,地图的变迁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空间和不同区域之间的互动,以及技术的进步。尤其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东西方交流促进了地图重塑世界版图的功能。而随着16世纪的三角测量法、18世纪的经度坐标确立、20世纪的航空测量与全球定位系统,从纸质地图到网络地图,地图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延伸阅读

今天为何重温古地图

【精细绘制黄河、长江、洞庭湖等水系】

◆明代《天下舆地图》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明王泮(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题识字样。全图绢底彩绘,色彩丰富,刻画精细,山丘、河道、沙漠及长城都以形象绘法描述,尤其以黄河、长江、洞庭湖等水系绘画最为精细。地图上已标出上海的名字,此时上海县与华亭县、青浦县同属松江府所辖。

QQ截图20180925200405.jpg

明王泮1594年版《天下舆地图》,能看出“上海县”“松江府”“华亭县”字样。(原件藏法国国家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目前所见最早标注上海地名的西方地图】

◆法国制图学之父尼古拉·桑松1652年绘制并首版的《亚洲新地图集》中,有一幅《中华帝国地图》,是根据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在中国收集的地理知识绘制,精准度超过之前欧洲所绘的中国地图,中国东部海岸线形状以及整体轮廓等也与现代相当接近。在长江出海口的一个大岛上标有"sunkiam"的,疑是指松江,其上还标有"mochosa"(马迹山)。在mochosa上方有一地名"Xamhay"是"上海",学界认为是目前所见最早标注上海地名的西方地图。

QQ截图20180925184519.jpg

桑松1652年版《中华帝国地图》,标注的Xamhay就是指上海。(原件藏哈佛大学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上海、松江、华亭、青浦和黄浦均清楚标注】

◆波兰籍耶稣会传教士卜弥格绘制的中国分省地图集《中国地图册》,系中文—拉丁文对照的地图手稿,地图上标注了中国省份、重要城市、河流水系等,还列出了中国动植物和矿物分布状况。被誉为"波兰马可波罗"的卜弥格,也是第一个将中国古代科学知识介绍给西方的欧洲人。地图集中有一幅《南京省舆地图》主要描绘江苏省地理情况,上海、松江、华亭、青浦和黄浦均清楚标注。

1543035057.jpg

波兰籍传教士卜弥格《南京省舆地图》(原件藏梵蒂冈宗座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QQ截图20180925190406.jpg

【准确标注上海周边水系和湖泊】

◆意大利耶稣会士卫匡国编绘的地图集《中国新图集》是第一部在欧洲正式出版的中国地图集,他被后人誉为"中国地理学之父"。图集中有一幅1655年《江南省图》,较准确描绘了江苏省的政区、河流和海岸线等地理全貌,对上海周边的水系和湖泊标注也相当详实,特别是黄浦江与吴淞江河道,已标出Xanghai(上海)、Hongpu(黄浦)、Sungkiang(松江)和 Cungming(崇明)。

QQ截图20180925184644.jpg

卫匡国1655年版《江南省图》,已标出Xanghai(上海)、Hongpu(黄浦)、Sungkiang(松江)和 Cungming(崇明)。(原件藏哈佛大学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QQ截图20180925184755.jpg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方供图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