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假文化生活 | 七天长假,沪上百余艺术展吸引八方观众 | |
2018-10-06 06:04:14 作者:李婷 |
在上海博物馆,不少游客趁着长假前来观展。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今年国庆黄金周,上海各大文博场馆精心策划推出了百余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展览,满足了一波又一波观众不同的观展需求。
足不出沪,感受别样非遗风情
昨天虽是阴雨天,但一大早,上海博物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龙。该馆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引进展:“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正在举行。该展选自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及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的80件重要藏品,以时间为序,系统梳理1865至1945年间美国艺术如何完成向当代风格的转变。其中,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是首次在亚洲展出。这是二十世纪认知度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画作之一,描绘了一个通宵餐馆内的景象。爱德华·霍普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他笔下的人物永远相隔而坐,表现出一种纯粹的美国式孤独,孑然与深沉,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记者在展厅看到,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享受了明星待遇,策展人在这件长152厘米高84厘米的“宽屏”画作前摆放了一条长凳,供观众坐下慢慢欣赏。
选样、上色、拓印、检查、装裱,几道工序一完成,一幅印有白族树神或捕神的“甲马纸”水印木刻版画便出炉了。“太好玩了!”十岁的皓皓惊叹不已。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2018第十六届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让人们足不出沪遇见“七彩云南”,感受别样的非遗风情。本届民博会以“臻典七彩·荟萃云南”为主题,共分七个展区,打造动静结合的展览格局,生动呈现云南传统文化、民族工艺在当下的时尚表达现场云集扎染、刺绣、乌银走铜、斑铜、玉雕等各类非遗技艺,观展的市民还能参与体验,与云南的“金木土石布”亲密接触。
在影像和线条中,与改革开放40年回首相遇
今年国庆,中华艺术宫迎来开馆六周年,该馆以一系列重量级的展览为自己庆生。在“图遇时代·上海改革开放40年”展览中,879幅摄影作品从多个角度记录上海改革开放40年,将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景观人文、情感记忆等内容一一呈现。这些作品就像一个个穿越时空的窗口,为人们重新打开了往昔的岁月,让观众以最直观的方式与改革开放40年这个伟大的时代回首相遇。《江山如此多娇——中国艺术的文心与诗意》展览遴选了1978年以来102位艺术家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艺术作品110件,分为“历史之思”“现实之情”“自然之诗”“实验之路”四个部分,多维度呈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丰富面貌。《铁骨丹心——钱瘦铁作品展》则是对钱瘦铁艺术的一次重要回顾。这是一位在近代书画篆刻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他不拘一格,化俗为雅的大胆探索,为上海美术乃至中国传统绘画,拓展出更为深广的艺术内涵。此次展出的89件作品,内容涵盖山水、花鸟和人物,不少为首次展出。
近年来,新具象表现油画迅速发展并成为画坛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传统写实有何不同?眼下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意表独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新具象表现油画’教学与成果研究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展览通过章德明教授和22位研究生(硕士、博士)的近百幅作品,对“新具象表现油画”的面貌进行梳理与探讨,意在对学院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婷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