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上海市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侧记 | |
2019-01-17 06:55:34 作者:李婷 |
昨天,冷空气来袭,友谊会堂内却暖意融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700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文艺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言献策。
在欢笑声中、在阵阵掌声中,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在新时代如何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薪火相传,上海文艺事业的明天更可期待
这是上海文艺界的大喜事,一大早,代表们便从四面八方早早赶来。
94岁的指挥家曹鹏手拄拐杖,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会场。“文化是一棵大树,文化越是根深叶茂,国家就更加兴旺。”回忆起这几十年的音乐路,曹鹏连叹“幸运”,鲐背之年的他依然会登台,放不下手中的指挥棒,“我现在94岁了,但我上了台就是49岁。”老人说,“只要能多活一天,就想多普及一点交响乐。”
喜气洋洋的还有93岁的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大红色羽绒服特意搭配一条同色系的红围巾。她说,文联代表们团聚在一起,总是很有亲切感, “越剧是草根文化,从人民中来,也要回到人民中去。越剧也要跟上时代。”
经过多年精心打磨,89岁的作曲家吕其明近期完成了《红旗颂》定稿,不日将作为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贺礼重新出版。“文联是文艺工作者温馨的家,它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帮助我们创造优秀作品。”吕其明说,优秀作品都离不开人民,这一点在今天依然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昨天最暖心的一幕,莫过于傅希如、吴虎生等上海文艺界青年代表向坐在第一排的尚长荣、圣野、曹鹏、王文娟、吕其明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献花。1997年出生的淮剧演员顾芯瑜是年龄最小的代表,看到这一幕她激动不已。因为,这不仅是致敬,更是德艺之馨的薪火传承和美好祝愿,愿上海文艺有更值得期待的明天。
使命担当,“艺术要为人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
会场上,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大家深感责任重大。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不久前带领经典版《天鹅湖》演出团队在德国、奥地利、荷兰三国四地完成了长达41天的巡演,经典版《天鹅湖》在海外巡演已经累计突破100场,但她不敢放松。为向国庆献礼,今年上芭将开启原创红色题材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的全国巡演,该剧的海外巡演也在紧密洽谈中。“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用芭蕾艺术在世界上传播好中国形象。”
“艺术要为人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雍和直言: “作为新时代的摄影工作者,要把当下人们的喜怒哀乐、汗水和梦想都记录下来,好的作品首先要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跨界融合,以创意和灵感拥抱新时代
如何拥抱新时代,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面对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文艺创作能否跟上节奏?昨天的会场上,创新、跨界、融合甚至互联网等话题,被热烈地讨论着。
文联最年轻的协会之一——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汪大伟告诉记者:“城市发展需要文化,文化发展需要创意。创意可以在街上、在居民小区,也可以在大型展会里、在轨道交通中。”特别是人流密集且快速通过的地铁站等地,用创意设计的理念打造舒适人文环境,大有可为。“海派文化要在当下有新的发展,就必须拆除观念上的城墙,使得各种文化在上海都有说话的一席之地。而汇聚了各种门类艺术家的文联,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说。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透露,今年举行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期间,还将借助互联网开展美术鉴赏和教育活动,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婷
编辑:周辰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