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9800万欧元,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成城市新地标,不仅有琴房,还有厨房 | |
2019-03-20 07:12:09 |
画廊、展览区、阅读空间、市民阳台、音乐制作室、电脑游戏室、联合办公室……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寸土寸金的中心地段,拔地而起了这样一座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公共建筑——中央图书馆。该图书馆名为Oodi,即芬兰语“颂歌”之意。于去年年末正式对外迎客的颂歌图书馆短时间内访问人次就突破了90万,一跃成为了赫尔辛基的最热新地标,图书馆年访问量则预计将达到250万人次。在全球各地都在为文化场馆的形态寻找更多可能时,耗资9800万欧元的“颂歌”的诞生无疑为这份愿景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所有人而建的图书馆,成就独一无二的1/37
“为了诚实的人”“为了值得爱的人”“为了失败的人”“为了躲藏的人”“为了无辜的人”“为了被误解的人”……在“颂歌”建造伊始,馆方曾公开向市民征集“这座图书馆为谁而建”的答案,如今被刻在馆内螺旋楼梯的表面,这400个词语虽然内容各异,但却都指向了同一个回答——为所有人而建。
与一般图书馆方正的外观不同,“颂歌”采用了俯冲结构,屋顶似云似海浪,内部多样的文化功能也与外在无拘无束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图书馆一层是充满活力的,餐厅、咖啡馆、电影院、演出场所的设置为人们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更多选择,如果说首层满足了人们对于“城市客厅”的设想,那么名为“制造空间”的二楼则更具颠覆性。琴房、厨房、录音棚、手工制作室、时下正流行的联合办公室,甚至是缝纫工作台、3D打印机等各类设备都能在这层楼找到。“人们在‘颂歌’可以获取知识、技能和故事,学习、沉浸和放松都能在这里进行。这是新世代的图书馆,一个生活和功能兼备、面向所有人的地方。”颂歌图书馆官网上这样介绍。
图书馆在芬兰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里,人均图书借阅量和人均图书馆服务支出均位于世界前列,首都赫尔辛基的城市图书馆数量自然不在少数,“颂歌”的出现把这一数字增加到了37,而这座创意和互动碰撞的图书馆注定是不与任何他馆重复的1/37。
以书为媒,延伸图书馆的边界
“图书馆必须储存大量的书,这种陈旧的观念拖了当代图书馆设计的后腿。”颂歌图书馆主设计师之一安蒂·努斯约基这样直言不讳地谈到了他对图书馆的看法,“在全芬兰最贵的地盘上,造一个大楼,却把大部分空间用来放实体书,这是不合理的。”
颂歌图书馆顶层三楼“书的天堂”被称作是整幢建筑唯一能看见书的地方,与人同高的书架让书籍触手可及,而图书区也仅占到楼面的三分之一。虽然10万册的藏书量算不上绝对丰富,但凭借成熟的网络系统,访客可以接触到赫尔辛基大区内所有图书馆的藏书。
“‘颂歌’更像是在图书馆结构下运作的大型论坛,在存放图书之外,有着更宽泛的视野和功能。在城市的中心,它成为了人们公共生活的驱动器。”从设计理念中就可以看出,储藏实体书籍早已不是“颂歌”功能列表里的第一顺位。跳出传统图书馆的固有模式,“颂歌”转身却谱写出了更为活泼的旋律。
图书馆有书,但不仅仅止于书。“图书馆应当是什么样的,能够做到些什么?‘颂歌’正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馆长安娜-玛利亚·索宁瓦拉这样表示。从“书的天堂”走到露天阳台,能够望见城市斑斓的历史建筑画卷,而“颂歌”的加入也让这条风景线更加美丽。
作者:本报记者 王筱丽
编辑:周辰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