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沪剧舞台立起英雄群像
2019-04-13 06:03:09 作者:黄启哲

微信截图_20190413055911.png

▲近五年,单是上海沪剧院就有五部新创作品讴歌英雄。其中,《敦煌女儿》不仅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还将作为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上海沪剧院供图)

吴侬软语、婉转动听的沪剧,正因一批讴歌各时代中华民族英雄的作品,而有了大气开阔、守正开拓的新时代面貌。

盘点近五年,单是上海沪剧院就有五部新创作品讴歌英雄。从纪念甲午海战120周年推出的《邓世昌》,到根据王愿坚小说《党费》改编的《回望》,再到八年磨一剑讲述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敦煌女儿》。眼下,又有一部歌颂中共地下党员的《一号机密》完成试首演,即将正式与观众见面……正是与时代同步、扎根人民、守正创新的发展轨迹,让上海沪剧院昨天获得“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荣誉,成为中国首家获此殊荣的戏曲院团。

微信图片_20190413090657.jpg

与时代同行,为英雄立传,也成为沪上各家区级、民营基层院团的集中发力点:长宁沪剧团《小巷总理》《赵一曼》、文慧沪剧团《四月歌声》、勤苑沪剧团《51把钥匙》等,剧中主角或是载入史册的伟岸英烈,或是扎根基层的平凡奉献者,都以各自的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与最动人篇章。沪剧人用创作擦亮上海红色文化的名片,也让紫竹调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赢得当代观众的认可,不断拓宽剧种的影响力。

为民族英雄立像,为时代楷模发声

“我们沪剧人有一个优良传统,在国家每一个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上,沪剧都不会缺位。”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看来,近年坚持创作歌颂英雄的作品与其说是突破创新,不如说是继承发展老一辈沪剧人的优良传统。

回溯历史,沪剧经典《星星之火》《王孝和》《鸡毛飞上天》,无一不是对历史洪流中,为争取人民权益、民族解放与社会发展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的礼赞。而《芦荡火种》《红灯记》两部作品更是被京剧移植改编,传唱大江南北,将红色基因厚植入这个成长于共产党诞生地的地方剧种。

带着与时代同行的信念,沪剧人用更开阔视野审视历史,扎根现实。2014年,上海沪剧院推出新编历史沪剧《邓世昌》,展现一代中国海军在抗击侵略者时威武不屈的爱国精神。2016年沪剧《回望》则由一批90后沪剧演员挑起大梁,将红军长征路上可歌可泣的故事用时空交叠的方式讲述出来,完成了当代青年对英雄先烈的一次回望。在聚焦民族英雄与革命烈士之后,茅善玉又挂念起八年前演过的那个瘦瘦弱弱的敦煌学女学者樊锦诗。不少人劝她,表现学者对文化的守望并非戏剧的擅长。可茅善玉却认定:“英雄不只在烽火战乱之中为民族大义流血牺牲,也是在和平年代的平凡岗位兢兢业业奉献的普通人。而生于上海、坚守大漠一生的樊锦诗,就是我们新时代值得抒写的楷模和英雄。”

微信图片_20190413090659.jpg

如今这部《敦煌女儿》不仅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还将作为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成绩背后,是茅善玉先后六次前往大漠体验生活的艰辛,剧本舞台大大小小的修改更是不计其数。她说:“创作演绎英雄人物的历程,令我们的理想、格局、精神也会受到英雄人物的感召,进而化为舞台上的艺术形象,影响、感动更多的人。”过去两年间,几代敦煌文化守望者的故事让沪剧院全体演职员一次次向文艺高峰攀登。这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也得到了各级支持。该剧入选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同时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扶持。

擦亮上海舞台的红色文化名片,让英雄之歌在百姓中传唱

文艺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同样,舞台上的英雄故事只有“接地气、留得下、传得开”,才能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作为沪剧院的保留剧目,《芦荡火种》推出已有一甲子岁月,至今上演仍一票难求,就拿2017年在上海大剧院复排上演来说,上千座的剧场演出票提前一个月售罄,开卖加座仍不能满足观众的热情。该剧的成功离不开丁是娥等沪剧前辈对现实的深切观照:故事在江南水乡的芦苇荡上演,于本土深挖红色基因。而阿庆嫂为代表的地下党员英雄形象皆有原型,举手投足皆来自生活,言谈间又有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一下子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

这一次创排《敦煌女儿》,立意高远的同时,茅善玉没放弃对沪剧优美动听的唱腔艺术的追求。戏曲评论家孙豹隐就注意到,一万字出头的剧本里,光是茅善玉的唱就有260句,“唱得酣畅淋漓,也把观众撩拨得心潮涌动。”去年该剧试首演时,不仅看哭了剧场的观众,其动听的唱段随后也在戏迷间流传开来。等到新一轮基层演出开始,演员们惊喜地发现,台下不少观众竟能跟着哼起来。

微信图片_20190413090701.jpg

更让业界欣喜的,是江南剧种冲破方言障碍,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常客。去年带着《敦煌女儿》,上海沪剧院走进樊锦诗母校北京大学演出,受到高校学子的认可,让他们倍受鼓舞。

以原上海长宁区虹储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朱国萍为原型的《小巷总理》,在去年迎来第二代主演,典型人物新创戏成了区级剧团走出上海、开拓长三角市场的招牌。而民营院团文慧沪剧团创排的《四月歌声》由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演绎而来,从上海演到北京,戏迷也就从上海追到北京。

通过近年对沪剧人抒写英雄、尤其是当代英雄楷模的作品观察,中国戏曲学会秘书长柯凡认为这给予当下戏曲创作一定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开放视野,除了要关注基层生活、日常生活、大众生活,也要敢于亮出那些卓然屹立于中华精神文明前沿的人物,那些引领着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人物。”在她看来,对于当代英雄的礼赞,不只是时代所期,也是人民所盼。能否进一步反映现代人的精神深处,也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关乎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与对当代生活的作用。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