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张译胡歌井柏然同时发博,只为一件事——中国登顶珠峰59周年,电影《攀登者》定档
2019-05-24 21:15:22 作者:王彦

登山队员砥砺前行_副本3.jpg

8844.43米,一个迷人而致命的海拔。

59年前,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的脚步踏上了世界之巅,中国登山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59年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将于今年9月30日上映的电影《攀登者》发布了一组致敬版海报。片方以此特殊的仪式,致敬历史时刻,致敬中国的登山英雄。

电影《攀登者》致敬版海报-胡歌 饰 杨光_副本.jpg

按今天中国电影的制作标准看,《攀登者》能称“顶配”,它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阵容里包含目前国内最好的一批电影人——徐克监制,李仁港导演,阿来编剧,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陈龙、刘小锋、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多布杰主演,成龙友情出演。

但在主创们看来,“顶配”不以演员论,而在乎他们所塑造的英雄——59年前,没有高科技支持,没有先进装备护航,在全世界望而却步的珠峰北坡,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就登顶之路。44年前,他们搭就“中国梯”,为世界打开通道。他们告诉世界,创造人类第一次,这就是攀登精神!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致敬版海报上,五位演员身上的中国登山队队服,连同极具年代感的登山包、氧气瓶、登山绳等装备,一下将观者的思绪拉回到半个多世纪前。《攀登者》要致敬的,正是曾在1960年和1975年两次成功从北坡登顶的中国攀登者。

微信图片_20190524212741_副本.jpg

片中,吴京饰演的方五洲是登山队队长,两次率队向珠峰发起冲击。吴京发微博“报到”:“我是攀登者方五洲,誓以抵达,决不后退!”

电影《攀登者》致敬版海报-章子怡 饰 徐缨_副本.jpg

章子怡饰演的徐缨不仅是气象组中一员,她还背负着彼时中国的重要科研任务。

微信图片_20190524212725_副本.jpg

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和方五洲一样,也在两次登峰任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这个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剧组满怀着对中国初代攀登者的敬意,满怀着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就是希望“能让更多观众看到登山前辈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攀登者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微信图片_20190524212731_副本.jpg

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与胡歌饰演的杨光,则是队中新生力量,他们一同踏上了1975年向珠峰进发的路。井柏然发博:“致敬过往,无畏向前。”胡歌也接力道:“人类在珠峰前是渺小的,但以血肉之躯铸就的尊严,足以诠释光荣二字。我是攀登者杨光。”

微信图片_20190524212719_副本.jpg

影片杀青后,吴京曾感慨:“1960年中国登山队的装备与物质条件真的十分简陋和匮乏,但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登山前辈们凭借着勇气、毅力和决心,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壮举。他们身上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让我无比感动,也无比崇敬。”

对于这点,被剧组请来当顾问的桑珠有着切身感受。今年67岁的桑珠,是1975年成功登顶珠峰的“九勇士”之一。他告诉记者,那既是中国人“凭我们自己的登山用具,穿着上海产的羽绒服,嚼着国内为我们特制的白巧克力登上珠峰”的一次,是因创造诸多“第一”尤其是精确测量珠峰“身高”而令世界刮目的一次,但同时也是牺牲了队友的一次。“当时我们中国登山队副政委、登顶突击队队长邬宗岳为了取景把绳索解开滑了下去,很久后,都没他的消息。”桑珠回忆说,天黑之前,他和另一名队友下去找他,喊他的名字,只有风在回应。中国人民第三次登顶珠峰成功后,队员们下撤到8000米时,才发现了邬宗岳的遗体,“我们跟着一群红嘴乌鸦找到了他,面目无法辨认,通过服装认出是他,脖子上还挂着高度仪。”

微信图片_20190524210348_副本.jpg

身为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曾两次采访中国的初代攀登者。他从那些极其个人化的讲述里品出了一样的内核——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而这,也是电影的底色。

影片的创作,也是一趟电影工作者一步步走近英雄内心的旅程

在珠峰大本营拍摄的时候,吴京曾把他的道具递给现役的中国登山队队员,换来一片不可思议的惊呼。“富有经验的登山教练、几度冲刺珠峰的行家,他们都无法想象,仅凭这般简陋的装备就能冲上世界之巅。这等于是用现代化的经验印证了半个多世纪前中国英雄的了不起。”

在体验生活时,张译在登山博物馆见到了一副大拇指和食指都残缺的手模,它的主人是屈银华,即1960年登上珠峰的英雄人物,也是张译所饰曲松林的原型。演员把手模的照片发给英雄之女,对面很快回复了两个字“爸爸”。

无声的道具会说话,简短的两个字蕴含千言万语。读懂了这两则拍摄期的插曲,人们便不难理解,为何这句话大大鼓舞了1960年的中国人民,“当你再也没有可以向上的地方,你就知道自己到峰顶了。”

队员齐聚珠峰_副本.jpg


事实上,《攀登者》的创作轨迹,也是一趟电影工作者一步步靠近英雄前辈心路历程的旅途。

为了真实还原历史,主创团队在前期筹备阶段做了大量史料收集工作,无论是影片中富有历史年代感的场景搭建,还是1960年、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所使用的冰镐、冰爪、氧气瓶以及登山服等装备与服装道具,都遵循史料记载,做到真实还原。

珠峰路险_副本.jpg

接力棒传到演员手中,为接近角色,每位主演都背着重达17公斤的登山装备进行训练和拍摄。为体验高海拔和极寒环境下的真实感受,吴京曾在去年年底最冷时独自登上青海岗什卡雪峰,在海拔5200多米的地方度过了半个月攀登生活,“高原上背着这身装备,感觉比正常重要还要翻几倍”。就像章子怡说的,演员们正在努力靠近的,“是有坚持、有毅力、有梦想的人,是真正的英雄,拍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所有人都被点燃了,大家都把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角色当中”。

微信图片_20190524210228_副本.jpg

都知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对于电影创作,亦然。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