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公里,沪剧《敦煌女儿》在敦煌大剧院收获掌声 | |
2019-09-08 22:07:47 作者:黄启哲 |
跨越3000公里,沪剧《敦煌女儿》8日回到家乡,献演于敦煌大剧院。敦煌研究院部分学者、海外“敦煌学”研究专家、当地观众与上海戏迷团近千人观看了这场演出。
上海沪剧院演职人员所塑造的敦煌研究院几代敦煌人像不像?敦煌人最有发言权,上世纪80年代作为讲解员被招入敦煌研究院的丁女士看完全剧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日常。”而与樊锦诗、彭金章都打过交道的她感言,两位演员对二老的把握尤其真实。不管是樊锦诗等老专家为保护敦煌莫高窟“讲故事”的情节,还是彭金章老先生儒雅的谈吐作风,都勾起她三十多年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点点滴滴。
记者获悉,上海沪剧院历时八年打磨的《敦煌女儿》,有望延续沪剧电影实景拍摄的模式,计划在明年被拍成8K全景声沪剧电影,导演滕俊杰正带队在敦煌采风——舞台上一些难以展现的莫高窟实景、大漠风情等都将通过影像画面进一步丰富补充。
“这次来敦煌演出,对于诞生两百年的沪剧来说是新鲜陌生的,然而来此地演出讲述几代莫高窟人守望大漠的沪剧《敦煌女儿》,又是亲切熟悉的。”上海沪剧院院长、该剧主演茅善玉动情地说。临近尾声,当“数字敦煌”在茅善玉的大气唱腔中娓娓道来,舞台同时投射出洞窟佛像的三维立体影像,观众席响起热烈的掌声——是为了吴侬软语也能展现的磅礴之势,更是为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以数字技术将这一人类文明瑰宝留存给子孙后代的远见卓识。
在敦煌的演出是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闭幕系列演出之一。此次《敦煌女儿》西北巡演先后历经兰州、敦煌和西安三站。9月3日,应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该剧作为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参演作品在兰州音乐厅上演。9月12日,该剧还将应“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邀请于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
三站演出离不开“丝绸之路”这一关键词。而敦煌这片河西走廊上的小小绿洲,更是因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随丝绸之路上商贸文化的中西互鉴交流而繁盛。所谓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从城市名字足见其千年前的灿烂辉煌。而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正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掀起了新一轮热潮。保护好国粹,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服务,也成为越来越多文化工作者正在践行的使命。
演出前一天,剧组全体演职员专程来到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女儿”樊锦诗进行座谈,实地探访敦煌人保护修复文物的艰辛和收获。比如,樊锦诗初入敦煌,便被第259窟禅定佛陀犹如“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所吸引,但其在达·芬奇创作这幅传世之作时,禅定佛陀塑像已经在莫高窟“笑了”一千年;而樊锦诗到敦煌第一夜住在了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旁的破庙,睡的是土炕,喝的是雨水……这些鲜活的故事以及剧中所呈现的历史人文、莫高窟文物保护等,通过敦煌人的讲述,让演职人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或许正是多了这份感同身受,舞台上百余位演职员表现得更加动情,赢得当地观众的认可。专程来看戏的上海戏迷团,混坐在西北观众之中,也仿佛多了一重仪式感,演出也让他们更觉感动。
更不必说那些为敦煌奉献的学者专家。丁女士就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由于讲解员不能掌握多门外语,所以敦煌莫高窟的多国讲解是被其他国家导游“垄断”的。第二任院长段文杰就提出,敦煌文化的传播一定要准确,不能被其他国家不熟悉的外行以讹传讹。因而力主将大量导游送往北京学习外语,更进一步送完海外留学加深对敦煌文化的认识。也就是那个时候,丁女士作为一位高中毕业的本地姑娘,在自学英语后有机会前往北京深造,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研修日本佛教史。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放在今天来看,都是十分超前的。
“研究院要我从英语改学日语,我一开始还不乐意,就是樊院长在她当时住的地下室,找我谈的话。后来她的先生彭金章老师调到研究院,为熟悉洞窟情况更是对我们这样的基层讲解员不耻下问。而舞台上的几代敦煌专家,都是我晨跑时随时求教的专家。”勾起点滴回忆的还有美国学者Neville Agnew,过去三十年间,他陆续在敦煌研究院与台上几代敦煌人一起工作研究,尽管台上操持的是吴侬软语,对他而言却是再熟悉不过的往事。
就在“西北之行”的巡演过程中,多方机构、团队已经找到茅善玉,希望共同打造“敦煌女儿”的衍生文化产品。除了计划在明年走上银幕之外,沪上有机构邀请沪剧院将《敦煌女儿》做成文旅结合的常驻演出,通过打造敦煌莫高窟的实景,让游客感受敦煌文化与沪剧文化的交融之美。还有甘肃媒体找到沪剧院,希望舞台演出的原班人马打造一部普通话版的广播剧《敦煌女儿》。八年的上下求索,初见其市场潜力,茅善玉不无感慨,“只要把作品打造好,让老百姓认可,就会有机会不断寻上门来,不断扩大影响力。”
作者: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磊
图:上海沪剧院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