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始于90年前的欧游,缘何被誉为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壮举?看看他带回又带去了什么
2020-01-15 20:24:31 作者:范昕

威士敏斯达落日,1935.jpg

刘海粟油画《威士敏斯达落日》,1935年

1929年至1931年,刘海粟受当时的教育部之命第一次赴欧洲游学考察,成就了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壮举。

今天,“游艺·开荒——刘海粟欧游九十周年纪念展”于刘海粟美术馆揭幕,以百来件清晰、丰富的史料、作品来诠释和回望艺术史上这段至为重要的拓荒之旅。人们从中能够看到,刘海粟欧游究竟带回了什么,怎样在形式、观念等方方面面为中国美术注入新的生气;又带去了什么,如何改变世界对于中国美术的认知。

此次展览为刘海粟美术馆成立25周年纪念特展之一。这一系列特展还包括“沧海一粟,壮丽一生——刘海粟文献展”“十上黄山绝顶人——馆藏刘海粟黄山精品研究展”。

临塞尚蓝色花瓶.jpg

刘海粟临塞尚《蓝色花瓶》

带回直观体现西方绘画风格的作品,也带回对于西方艺术的引介与品评

刘海粟的欧游,身兼使命,任务是考察欧洲美术教育和推动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

从上海驶出的船一抵达马赛,第二天刘海粟便迫不及待参观了卢森堡、卢佛尔两个博物馆。到了巴黎,更终日投入如饥似渴的学习中,上午学习法语和到博物馆临摹,下午到格朗休米亚画院选修人体和速写课。此次展览集中呈现的两部分画作中,即可见出这样的学习热忱。

临柯罗《珍珠少女》,1930.jpg

刘海粟临柯罗《珍珠少女》,1930年

其中一部分,是当年刘海粟在各大博物馆以1:1比例临摹的一批西方经典名画,如临德拉克洛瓦《但丁小舟》、伦勃朗《沐浴的拔士巴》、米勒《拾穗》、柯罗《珍珠少女》、塞尚《蓝色花瓶》,有的尺幅达2.1米高、2.7米宽。

巴黎圣母院夕照,1930.jpg

刘海粟《巴黎圣母院夕照》,1930年

另一部分,则是当年刘海粟以西方绘画技法活学活用画下的一批欧洲风景油画,如《巴黎圣母院夕照》《巴黎圣母院河畔》《比利时鲁汶圣彼得教堂》《塞纳河之桥》《玫瑰村》。

微信图片_20200115200634.jpg

仅第一次欧游两年多时间内,刘海粟总共临摹、创作了300多幅作品。

这些作品大多被他带回中国,1932年10月汇聚在于上海举办的“刘海粟欧游作品展览会”上,引发空前盛况。当时蔡元培、马相伯等一众名流为这个展览的题词此次也集中呈现。

巴黎圣母院河畔,1930.jpg

刘海粟《巴黎圣母院河畔》,1930年

欧游归来,刘海粟除了带回直观体现西方绘画风格的作品,还带回了对于西方艺术的引介与品评。

例如,他编了世界名画集,包括《梵高》《雷诺阿》《马蒂斯》《莫奈》等分册,1936年2月出版。

微信图片_20200115200601.jpg

他也撰写了《梵高的热情》《欧游素描·罗马巡礼》《现代艺术》《十七八世纪的裸体美术》等一系列文章,发表在各种杂志上,把从古典到现代的西方艺术分门别类介绍到中国。

当时,巴黎大学教授赖鲁阿高度赞扬刘海粟在中、西画之间做了很好的“沟通与融合”。称其不但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锋,即于欧洲艺坛,亦是一支生力军。

微信图片_20200115200627.jpg

将中国现代美术带到欧洲,并促成相关作品大规模入藏国外博物馆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欧游期间刘海粟也把中国现代美术带到了西方。

第一次欧游时,刘海粟创作于1922年的油画《北京前门》以及创作于1930年的油画《秋葵》都曾入选法国秋季沙龙,与一众欧洲当红艺术家的作品同台竞技,这两幅作品此次都呈现在观众眼前。

秋葵,1930.jpg

刘海粟油画《秋葵》,1930年,这幅作品曾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当时,他对欧洲艺坛这样的认知颇为感慨,例如只知中国古代艺术不知中国现代美术,把日本浮世绘之后的近现代作品等同于东方艺术。这直接促成他萌生出将中国现代画展带到欧洲的愿望。

1933年至1935年的第二次欧游,刘海粟就是因全权负责中德两国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而至。展览共将三百余件中国现代美术作品带到欧洲,近一年半时间里,先后于柏林、汉堡、杜塞尔多夫、阿姆斯特丹、海牙、日内瓦、伯尔尼、伦敦和布拉格等地举办,累计观展人次约60万,并促成了一次最大规模的国外博物馆入藏中国现代绘画。

汉普特斯西斯山林夕照,1935.jpg

刘海粟油画《汉普特斯西斯山林夕照》,1935年

期间,刘海粟精力充沛,日程满满,在汉堡美术院讲《中国画家之思想要素》、在杜塞尔多夫美术院讲《中国画与诗书》、在荷兰讲《中国画之精神要素》、在尼泊尔瑞京美术大厦讲《中国绘画六法论》等等。此次现身的欧洲媒体对“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的报道,刘海粟在各国讲学、示范中国画的照片等文献,都让人们得以窥见当年展览的盛况。

微信图片_20200115200620.jpg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