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战疫报告《第一时间》出炉,纪实文学书写这座城这群人 | |
2020-04-10 15:20:23 作者:许旸 |
4月10日,上海最后一支医疗队抵沪,1649名援鄂“逆行者”全部回家!当人们回望2020年春天,有太多值得铭记的动人瞬间——从最早出征驰援武汉一线,到全城齐心协力严控疫情、为上海正常运转而奋斗坚守……创作者们应如何记录书写一座城、一群人?
上海抗疫纪实文学创作研讨会10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与世纪出版集团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的新书《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更多的“上海报告”正在打磨和酝酿之中——眼下,沪上老中青作家采写创作了30多篇战“疫”纪实作品,聚焦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两部作品集预计年内推出;《收获》杂志筹备发布9万多字的钟南山传记作品。
作家如何用文字记录时代刻录生活,纪实文学面对时代如何把导向,树标杆?
业内期待,上海继续发挥报告文学“时代轻骑兵”的文体优势,挖掘战疫细节,扎根生活沃土,涌现更多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怀的纪实文学精品,体现上海的城市精神与品格,抚慰人心、鼓舞士气,力争将上海打造为原创文学和主题出版的高地。
“大疫如大考”,上海战“疫”故事怎么写出格局与血肉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偶然的‘滞留’,人生中第一次在上海累计待了80多天。”报告文学“老兵”何建明在研讨会现场分享了近三个月的心路,从1月15日开始,他陆续写下自己在上海的所见所感所思,捕捉定格一个个生动的“城市表情”。有硬核力量——“到国际机场看一眼,有多少身穿防护服的战斗队员?有多少辆医用急救车?还有多少等待在那里的医生?”也有暖心瞬间——治愈出院后,病人连声“谢谢上海!谢谢上海人民治好了我的病……让我能够回到家与亲人们一起团圆过年!”
何建明的《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描写了疫情防控期间上海的许多人和事,突出了“大疫是一场大考”这一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重大课题,讴歌一批共产党人和基层干部群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新时代“硬核力量”。全书结合一线采访和重要资料,多角度、全方位记录上海在保护这个国际大都市和2400多万人民生命,支援武汉等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
新书将文学聚光灯投向了一批“守护者”——有与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有为城市正常运转而奋斗的劳动者,有战斗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者,有自发投身抗疫战斗的志愿者……他们不分职业、无问年龄、众志成城。
何建明感慨,你不是生活的旁观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去介入生活,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判断客观现实,以什么样的情感去书写生活,这是每个作家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疫情时期是个特殊的生活时段,虽可能是生命中一段短暂时光,却是能透视作家的内心,考量你是否可以真正成为“作家”的一面镜子。
在他看来,既然是战“疫”,就必须用军事学目光去关注和审视“战略”与“战术”。也就是说,书写要有“格局”,要有“战争”和“战役”的全局思维和“硝烟味道”。
传统的“好人好事”和“黄继光”“董存瑞”式的英雄,自然少不了。但当人人参与战争时,战场的“格局”与发展趋势,才是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关键点,也应是文学艺术的核心关注点。“方位”对了,作品才有气度、气势和气魄。写作的着眼点是基层和人民群众,想把“格局”和战争的发展过程写好,就要处理好“面”与“点”的关系。
疫情期间,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从文献资料收集到采访安排,出版社编辑多次陪同何建明奔赴上海古北社区、花木街道、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浦东机场、援外物资上海基地等抗疫一线,实地采访掌握大量一手资料。
“凝聚精气神,在这时非常重要,任何分散和不集中,都可能无法把握‘城’在特殊时期所呈现的特殊表情。而迅速出击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写作态度,报告文学作家尤其需要这种‘战时状态’。”何建明说。
亲历过非典、H1N1、H7N9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上海市疾控中心综合处处长王彤在市防控新冠肺炎指挥部已连续工作70多天,他既是何建明的采访对象,也协助何建明做好采访人员的推荐、组织工作。他记得,3月17日上午,第一时间帮何建明推荐联络了8名采访对象,包括收治上海首个新冠病例的医院院长、新冠定点医院领导、上海首支赴武汉医疗队领队、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等,
“我深知防控重大传染病使命重大、任务艰巨,而采写抗击新冠肺炎的报告文学,记录这段历史,探寻上海这座城市、上海市民在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时,所爆发出来的顽强而巨大的力量,特别有价值。”王彤认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上海防疫的重要做法,期待在作品中进一步体现。
三度写上海,这座城市有太多值得挖掘
自疫情发生以来,文学艺术界也一直在行动着,思索着。越是特殊时期,越是文艺创作发挥力量的关键爆发点。
从2016年至今,何建明一口气书写了多部与上海息息相关的“城市传记”——既有全景展现浦东开发成就的《浦东史诗》,也有纪念建党100周年的《革命者》和眼下的抗疫实录《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等。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陈徵介绍,这三部力作无不反映时代巨变、上海城市发展。“作家回应他的时代,出版社出版传播这种回应,都是试图与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的生活建立深度联系。这也是出版社的责任和使命,在重大关键时刻做到不缺位、不缺席,真正讲好上海防疫故事、弘扬好上海城市精神。”
百年前的上海,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又是中国革命文学的诞生地,现当代中国文学的高峰地;一百年后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的文学应当还将在这块土地上再次呈现真正的高峰。
“生活在此、写作于此的作家,是多么的幸运!”何建明感慨,城市书写要有对“城”的特性和概念的深刻理解——写上海,就要对上海的“海”、上海的“江”、上海的“高度”、上海的“深”度要特别关注。要熟悉上海的“街”是如何的动、上海的小区又是如何载入“人”的情感与行为的、上海的城是如何“长成”的……
在他看来,写今天的“城”,必须改变传统的中国农耕社会形态下所形成的文化人的旧意识、老套路、“心肝小肚鸡肠”。
“往常书写城市,我们关注的多是它的美丽与色彩、情感与小资、时尚与未来;然而书写疫情中或特殊时期的城市,就要洞察它每时每刻瞬间变化着的那些惊心动魄和催人泪下的、甚至是惊恐吓呆的表情。”何建明认为,此时的“城市表情”是最生动、最丰富、最立体也是最真实和最深刻的表情,它是城市内在的质的呈现。抓住了这种“表情”,也就等于抓住了“城”的精神与灵魂,以及它的本质问题。书写也就不再盲目和无从下手,而是永远站在城市精神的制高点上。
重大题材重要节点,呼唤报告文学轻骑兵全情投入
从个体到群体,更多沪上作家参与记录这段不寻常的时光,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挺身而出。尤其是行业写作者的涌现,更是一个可喜现象。
研讨会现场的青年作家代表许丽莉,另一身份正是上海曙光医院医生,她的《“战地”日记》在《文汇报》以万字报告文学形式刊登,这部援鄂护士日记记录了曙光医院6名护士,从驰援到回沪两个月间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心理状态。
两批危重症医疗团队,直面疫情“震中”的“震中”。文中素材哪里来?
“来自她们从武汉发来的日记、我们之间的微信对话以及朋友圈动态,加上从新闻报道获取的事件材料,再做梳理提炼加工。2月4日完成第一稿,到现在共修改了8稿。而记录如雷神山医院医生、上海发热门诊医生等的文章,直接电话当事人采写,由于一线时间非常紧张,得到的细节信息等有限,怎么办?医学专业表述、患者临床表现特征、隔离病房的区域设置布置等,需要不断学习。”许丽莉坦言,自己反复学习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从第四版到第七版,查阅相关传染病学资料、询问医院里负责疾控院感工作的同事等,尽可能做到还原真实场景。
“作为医疗系统的作者,我责无旁贷。这两个月的整理采写过程,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写作体验,对一线战士们的担心、思念、心疼、崇敬等情感交织,愈发感受到青年一代的脊梁和精神,跟随他们的快乐和悲伤,我亦悲欣交集。一个人就是一道风景,集聚在一起,就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画卷。看着身边这些真实人物,在我的笔下定格成像,一起追忆这段果敢担当的青春岁月,觉得特别有意义!”许丽莉在现场动情地说:从大年夜看到沪上医护人士出征驰援的照片开始,就萌生了记录的想法;年初二看到董春玲把长发剪成小平头的照片,我又流泪了;紧接着看到一份催泪的入党申请书;再之后他们从武汉传来日记,医患之间、战友之间、援鄂人员和武汉当地志愿者之间的种种细节,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感人至深……
文中最让她感动的是第一批去金银潭的90后护士诸玫琳,她出发前以“中共党员、ICU护士、90后、没结婚”作为理由请战,到了金银潭依然以这理由冲在最辛苦的地方。“90后群体曾经是不少人眼中的‘妈宝’,但这次正是最年轻的他们在奋力搏斗、守护你我。”她说,平凡的人在时代呼唤的时候,不负所学、以己所长、挺身而出,这何尝不是“英雄”!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热土,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不缺好的题材,而是缺少敏锐的发现、发掘和大手笔的书写。其实,上海一直有纪实文学创作的传统,如夏衍《包身工》、黄宗英《小木屋》等代表作,但近些年沪上纪实文学创作在全国的影响,跟上海文学已有的地位相比,还有不太匹配之处。可喜的是,从这次抗疫写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很有潜力的写作者。”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谈到,从“短平快”的诗歌,到抗疫题材纪实文学,沪上一批作品涉及上海抗疫多个方面,包括支援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感人事迹、本地医疗和防疫人员艰苦努力、关口和社区工作人员执着坚守、志愿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热情奉献等。
目前,仅《上海纪实》电子杂志推送的上海抗疫纪实作品已近30篇,比以往的频率增密了约一倍。
“会员的创作多选取相对较小的角度,写众多普通人从平凡事中体现出的不平凡精神和境界,这些作品集纳在一起,也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解到上海在此次抗疫中的特殊贡献。”王伟谈到,纪实文学创作,正逐渐成为上海作协组织重大主题创作、推动上海文学创作全面繁荣的重要抓手。比如近年来推进的“红色起点”“红色足迹”创作项目,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历史节点,已有八部中长篇作品新近出版或完成写作。
上海的纪实文学创作如何培育青年写作者,更多行业写作者又如何成为文学的亲历者?值得业界进一步探索。
未来,上海作协计划在持续反映上海抗疫实践的同时,动员海外华语作者群体,聚焦中国、上海支援全球抗疫,突出全球抗疫中的中国贡献的主题,继续推出系列纪实作品,凝聚沪上报告文学写作的力量,组建一支记录时代潮涌、书写凡人英雄的文艺“轻骑兵”。
图片:文汇报 摄,出版方供书影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