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传记首发《收获》,他的泪水和笑容都是因为“苍生在上” | |
2020-04-16 19:51:45 作者:许旸 |
刚刚,文汇报记者获悉,即将出版的《收获》杂志长篇专号2020春卷上,作家熊育群采写的人物传记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将头条首发。
当文学聚光灯投向医者仁心,钟南山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鲜活细节将浮出水面。
这也是继收获文学排行榜年度小说集后,《收获》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第二波合作,沪上两大知名文艺品牌联手,扩大优质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钟南山:苍生在上》从新冠肺炎与非典两场疫情钟南山的忘我投入写起,笔触伸入他的精神世界,努力接近他内心的风暴。
六个独立而又相连的章节,两场相隔12年持续的观察与采写,从钟南山家庭成长环境,到他的求学之路、爱情与婚姻、医学追求……从最普通平凡的日子到充满挫折的人生命运,在时代变迁与复杂严峻疫情的广阔背景中,以大量翔实丰富的细节,刻画出一位立体真实的仁医形象。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从17年前SARS非典发生时进入大众视野,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当代民族英雄。今年84岁的钟南山,步履稳健,身形挺拔,能全程英文和外国专家交流,他的多次公开发言有理有据,充满真情实感,“屡上热搜”。
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在广东多次近距离观察跟访钟南山。10万余字纪实力作《钟南山:苍生在上》,再现了钟南山的“战疫”身影,直击当下,笔力深厚,显示出《收获》杂志的冷静视角,也呈现中国文坛原创文学的丰富面貌。
作品中的“重头戏”是描述八旬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武汉——1月18日晚,钟南山赶到了人山人海的广州高铁站。正当春运,去武汉的高铁票早已卖光,事情紧急,颇费周折他才挤上了G1022次车,在餐车找了一个座位。这张打盹的照片在网上广泛流传,令人动容。
“他走得非常匆忙,羽绒服都没有带,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知道此行意味着什么,尽管疲惫,他打开电脑,开始研究。”熊育群以细腻笔触娓娓道来:抗击非典那年钟南山67岁,今年84岁,17年的岁月在他青丝上留痕,秋霜似的白发笼在他的额头。想不到耄耋之年他还要与病毒交战!有网民说,“他劝别人不要去武汉,他却去了。明知道老年人最易感染”。
这部纪实作品密切“追踪”了钟南山的奋斗轨迹,尤其是今年疫情以来的战“疫”路线,细密编织在字里行间。“这一切,对于一位84岁的老人意味着什么?他这是在用生命战斗!他把人民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为他着急的莫过于他的家人。妻子李少芬看到熬红了眼睛的他,既生气更心疼,却又无可奈何!她知道自己劝也劝不住,他这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病人。”
钟南山还有一张网传很广的照片,是他接受采访的视频截图。他讲到相信武汉能够过关,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时,两眼噙泪,嘴唇紧紧抿成了一道弧线。非典时期最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在公众面前流过眼泪。这张照片把他刚毅与深情的两面展露无遗。
在业内看来,《钟南山传:苍生在上》为钟南山院士立传,呈现抗击新冠疫情时这位人物的人格魅力。所谓医者仁心,医者乃学者,需要的是严谨坚毅的意志去攀登医学高峰,而仁心则需要一颗慈爱之心。钟南山的性格似乎是双重的对立统一——智慧与拙朴,硬朗与宽厚,坚毅与脆弱,不屈与妥协,尊严与随和,铁面与柔情……前者更多表露在他那张坚毅的脸庞上,后者却深藏于内心。
作为岭南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钟南山对人和生命有着纯朴的理解,对事业和生活有着赤诚的热爱。有人评价,正是有这样的国士相守,让苍生有望,国家安宁。钟南山曾说过,救死扶伤是医生最基本的天职,“并不是疫情来了或者地震来了才是白衣天使,我的感觉中国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是负责任的,都是为病人着想的。”
钟院士的很多事迹为网友津津乐道,比如他年轻时是体育健将,并在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打破过男子四百米栏的全国纪录;其夫人李少芬是新中国成立后女篮的第一代国手,也是谢晋先生著名电影《女篮五号》中的主角原型。
就在今天,“钟南山谈到妻子满脸幸福笑容”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平时不苟言笑为大家答疑解惑的钟南山,在座谈会上突然“撒了一波狗粮”。
网友调侃中透着羡慕:“在外救民于水火,在家还是老婆的小可爱”;“真爱啊,提到老婆就嘴角上扬”……
如此真性情的“狠角色”,更加令人好奇医者仁心背后的性格密码,或许线索就藏在这部《钟南山:苍生在上》里了!
图片:新华社、出版方、网络截屏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