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宝藏》《爱是桥梁》到《战“疫”故事》,吕逸涛:让文艺精品更好展现“行进中的中国”
2020-05-25 16:05:09 作者:王彦

图片1_副本.jpg

吕逸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导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导演。

过去几年,他先后推出了《朗读者》《国家宝藏》《一堂好课》等节目。2020年,疫情来袭的特殊时期,他和他所在的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又接连在春节、元宵、清明、五四青年节、“5·12”护士节等时间节点,推出《爱是桥梁》情景朗诵、元宵节特别节目、《战“疫”正清明》《战“疫”故事》专题片等节目。这些文艺精品将更多笔墨留给抗疫中的温暖与力量、底气与信心,以“用情而不煽情、感性而不感伤”的语态,抚慰人心同时引导舆论、服务大局。

此次参会,吕逸涛建议,文艺创作要“加大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充分融合”,让文艺精品更好展现“行进中的中国”。

他认为,相比起新闻战线,文艺战线看似要偏“静”一些,但在文艺创作中紧跟时代脉搏的基调却是相同的。

尤其当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安人心、暖人心才是保证大局稳、人心稳的重要举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快速响应、高度重视、集体动员。回头来看,在这场战“疫”中,文艺战线展示了不逊色于新闻战线的行动力,并充分发挥出文艺节目感染人、鼓舞人的优长特质,激发公众树立众志成城、战“疫”必胜的信念。

25151419fg5w.jpg

观众都记得,《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是特殊的。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武汉,为中华民族传统佳节蒙上一层阴影。为此,总台春晚节目组做出重大调整,特别增加了疫情防控节目《爱是桥梁》、公益广告片《大爱无疆》等内容。

其中,《爱是桥梁》是春晚30多年历史上准备时间最短、也是唯一没有经过彩排的节目。但一经播出,《爱是桥梁》就登上了话题热搜榜,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超过百家媒体在新媒体 端对节目进行转载。路透社、美联社、德新社等众多西方媒体也作了报道和评论,晚会在全球近600家媒体平台上传播。

08234453opop.jpg

《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完全打破了传统节庆晚会的形态:零观众录制。

在万家灯火的佳节,节目用情景报告《相信》《你的样子》《中国阻击战》等,向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身在武汉的普通老百姓们,传递了全中国人民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这些情景报告金句频出、令人动容,新闻中心、文艺中心等主持集体发声。最终特别节目并机总收视率达6.50%,境外网民正面评价比例超92%。

NEM0_20200404_C0362688352_A1131250_content.jpg

此外,《战“疫”正清明》清明节特别节目以“五件疫情见证物”为切入点,展现和塑造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基层干部、普通民众、志愿者、公安干警等“五类人群”的典型故事;《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组织了几十位抗“疫”一线的青年工作者、近百所高校学子以及青年演员参与云录制,呈现战“疫”背景下当代青年的奋斗姿态和蓬勃力量;《天使礼赞》5·12慰问医护工作者特别节目以“十二时辰”为关键词,全方位展示医护工作者的临危不惧、无私奉献、抢救生命的风采。

这些次第亮相的重点特别节目均以战“疫”为核心主题,不断把“为武汉加油,为英雄礼赞,为中国祈福”的全民情绪共鸣推向高点,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网友纷纷点赞“节目用坚硬的内核、简单的形式传递有力的情感”“热泪盈眶,这是国家大台的温度”!

在吕逸涛看来,今年春天的这场战“疫”行动,是对所有文艺工作者一场空前的精神洗礼,尤其是让无数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也更加坚信“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回望过去,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在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这个春天,‘号角’是嘹亮的动员,是坚定的引领,是奋进的鼓舞——对创作者来说,每一档饱蘸情怀的文艺节目不纯粹是节目,而是苍劲有力的集体见证,也必将融入不容忘却的时代记忆,大家对此满怀敬畏和敬意。同时,这次宝贵的经历也激励我们,要在今后的创作中保持这样的敏锐洞察和行动效率,进一步将新闻性与艺术性融合,更好地展现‘行进中的中国’。”

微信图片_20200525155224.jpg

以专题系列节目《战“疫”故事》为例,这档节目共计3季,一共36期,播出跨度历时一个多月。

某种程度上,这是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自成立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一次“集体作战”,《朗读者》和《国家宝藏》两大现象级文化节目的主力团队坐镇,众多央视主持人、文艺工作者热力加盟,在创作上充分嫁接了长视频生产团队深厚的功底和短视频传播样态灵活的形式:第一季以“人”入题,讲述平民英雄的感人事迹;第二季从“物”着眼,用“疫情见证物”重温动人瞬间;第三季通过解读12个主题词,致敬战“疫”中的铭记时刻。这档系列节目将细碎片段凝练为全景叙事,将个体感知升华成集体抒怀,呈现一个国家的非凡之举,凝聚上下同心的磅礴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525155211.jpg

而新闻化的表达元素,也在《战“疫”故事》中尤为突出。

节目力求和关键节点同步,实现纪实性、艺术性、时效性的统一。例如在4月4日清明节播出的“时间”主题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通过本期《战“疫”故事》的镜头,悼念逝者,缅怀英雄;在4月8日武汉正式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当日,节目展开以“归来”为主题的城市复苏生活画卷,见证武汉历史性的一天。此外,节目还通过视频连线备受大众关注的典型人物,例如为武汉送大葱的村支书朱德林、误入武汉成为志愿者的大连男孩蒋文强、骑行300公里回汉上班的逆行护士甘如意、陪病床上的老人看夕阳的医生刘凯等,深入挖掘幕后、了解近况、传递祝福,兼顾了“新闻的故事化”和“故事的新闻化”。

速度取决于态度,态度决定了力度,力度会带来温度。在“跑步作战”的过程中,文艺节目的创作活力和观众粘性被空前激发,有观众说,他们得到了一种“时刻在一起”的情绪联动。

图片3_副本.jpg

吕逸涛总结说,对于文艺一线的工作者而言,“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大势、精准施策,着力提升传播能力和创作能力,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不断加大主流传播引导能力,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结合过去一年来的实践,他分享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爱国主义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总台推出了一系列主打爱国主义的精品节目,以国家大台的风范,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引导大众自尊自信,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其中,大型文化节目《一堂好课》用“户外课堂”的节目形态展开大众教育的全新探索,让主流价值和青年人群亲切对谈。整季节目邀请12位名师大家,分别走进12座校园,从思政、文博、时代影像、艺术、文学、体育、舞蹈、表演等各个领域,为青年学子讲授启迪心灵的人生之课,同时激发全民的向上好学之风。

“我们不断告诉自己,国家平台的文艺节目,一定要对标时代的高峰,做到站位上有高度、思想上有厚度、传播上有烈度。本次两会上,众多提案都在呼吁继续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上,国家级主流媒体责无旁贷。”

第二个关键词:融合重构

过去,以《国家宝藏》《朗读者》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总台节目,吸引了大批年轻的观众,深厚的文化内涵、时尚的表达语态,让这类节目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网爆款”。2019年,按照总台“台网融合、先网后台”战略布局,各大节目加大了融合传播力度,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新视角。

微信图片_20200331142016_副本.jpg

其中,由央视综艺频道、央视网联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节目《你好生活》,既是总台首档主打自由体、散文诗风格的户外慢综艺,也是“先网后台”模式的试验田,它所革新的不只是播出模式,更是跨平台、跨资源、跨优势的深层相融。节目先在央视网上线,次日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在电视大屏播出时,屏幕下方会根据节目内容节点实时滚动网友的真实留言,呈现出“电视弹幕”的效果。节目通过网络热度先行发酵,然后反哺大屏收视,不仅在各新媒体平台热度不减,还对电视收视起到了明显拉升。事实证明,做好了融合传播的“乘法题”,“先网后台”完全可以实现双屏受众的有效聚拢。

第三个关键词:好感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如何将中国声音传出去?文艺可能是最为轻盈的“使者”。在这一点上,《国家宝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成就。去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以国际合拍、合作的方式与BBC世界新闻频道、英国野马制作公司制作的纪录片《中国的宝藏》,在BBC世界新闻频道面向全球首播,为BBC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5亿户家庭呈现中国顶级文物的故事,超过30家的中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媒体对节目进行了报道。

729647802_副本.jpg

中英合拍制作团队历时1年,行程7000多公里,走遍8座中国城市,拍摄了8家博物馆,5个世界文化遗产,20多件顶级文物。这部纪录片邀请英国著名节目主持人阿拉斯泰尔苏克带领观众踏上博物馆寻宝之旅,试图从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捕捉到回响,寻找古代文明的现代传承。旅途中,阿拉斯泰尔苏克亲身感受中国的历史悠久和幅员辽阔,倾听各行各业中国人的故事,他在节目一开始就提到,“惊奇于她的美和数千年文明的深度……如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国!”

《国家宝藏》从火到海外、到落地海外,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上,留下了一个扎实印记。值得期待的是,第三季节目将于今年四季度正式回归。

吕逸涛说:“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要向世界讲好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拓国际视野,精心构建话语体系,主动加强媒体合作,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有力有效地传递中国声音、中国主张,增强国际传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人民故事,是责任,也是义务。此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打造的《朗读者》、《国家宝藏》,正是文艺创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守正创新,扎根生活所交出的答卷。今年,文艺节目中心即将推出的首档非遗服饰文化传播节目《衣尚中国》将会聚焦在中华传统服饰上,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时尚潮流相结合,助力中国文化远航世界。


作者:王彦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范昕 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