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会址是如何找到的?这本书给出答案
2020-08-07 13:46:21 作者:李婷

图片1.jpg

新天地东南角,兴业路76号人流不息。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走进这个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之地。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为了找到它,很是费了一番周折。记者获悉,即将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党在这里诞生——中共一大会址、上海革命遗址调查记录》一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密当年寻找的过程。该书将亮相“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新书发布会于8月13日上午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

捕获.JPG

▲中共一大会址外景

2016年,上海市启动“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着力发掘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的光荣历史、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了推进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加强对党的创建史料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以丰硕的成果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上海市档案馆深挖馆藏档案资源,精心编辑了《党在这里诞生——中共一大会址、上海革命遗址调查记录》一书。该书融会址勘察、当事人访谈、回忆录、珍贵图片等为一体,着力多侧面、多角度展现建党早期丰富的活动内容。全书汇集15组档案文献、27幅珍贵图片,共12万余字,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其一,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部分代表住宿地博文女校、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新渔阳里6号团中央机关等重要革命遗址的调查考证、勘察确认的档案文件。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筹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其间专门函访了李达、包惠僧等中共一大会议代表,收录了中共一大会址原住客李书城的妻子薛文淑,曾来往于此的周佛海妻子杨淑慧、老街坊邻居等的座谈会记录。本书还收录了部分当事人的回忆录。其中有陈潭秋1936年6月撰写的《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李达、陈望道、包惠僧等人的回忆文章等。这些文章生动展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在沪活动的状况。此外,也收录了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等人有关建党早期活动的文章,以资学界研究。

捕获1.JPG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住宿地博文女校旧址

其二、中共一大会址、毛泽东1920年寓所、新青年编辑部、团中央机关、博文女校等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的室内布局、修缮恢复原貌的工作报告。通过勘察确认上述几处重要的革命旧址,初步确定了恢复建筑原状及室内具体布置陈设等事宜。此外,1960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了四个文物征集工作小组,征集和集中保存了一大批革命文物,共计两万余件,本书详细辑录了当时征集工作的总结报告,记录了文物征集的主要成果。

其三,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市系统调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早期革命活动遗址留下的档案资料。勘察确定了辅德里625号中共二大会址,北成都路劳动组合书记部原址、毛泽东1924年茂名路旧居、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等革命遗址。该书首次公布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革命遗址照片共24张,这些照片是最接近历史原貌的真实记录。

捕获3.JPG

▲中共二大会址外景

业内人士指出,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该书的出版为“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图片:上海市档案馆提供

作者:李婷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