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援疆脱贫攻坚战到苗族娃反哺家乡,网络文学如何讲好民族故事
2021-06-21 17:22:43 作者:许旸

从内蒙古的豪情壮歌、几代人援疆的奋斗故事,到苗族少年成长成才后反哺家乡的励志传奇,网络文学的土壤里正涌现出一批民族题材作品,共同绘就中国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美好生活画卷。

日前,以“讲好民族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首届石榴杯征文大赛揭晓,13部优秀网文作品脱颖而出,民族题材网络文学创作论坛同时举行。

大赛涌现出众多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的作品,《草原有座蒙古包》《走西口之天山行》《彩云微光》获“最具民族风采奖”,《神藏》《欢想世界》《烂柯棋缘》《时光和你都很美》《恰似寒光遇骄阳》《黎明医生》《暖君》《惊雷》《大讼师》《消防英雄》获“优秀作品奖”。大赛由阅文集团联合天成嘉华文化传媒、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举办。

1.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表示,本届大赛是在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坚持的对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和民族题材创作的大力扶持下,依托网络文学平台,将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改编、游戏、动漫产品制作结合起来,探索的一条发展民族文化的新路,具有开创意义。

比如,《草原有座蒙古包》由内蒙古作家“牧人霖汐”创作,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豪情壮歌。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妇女在火海中做出生死抉择,家庭和个人命运从此改变。辽阔草原、奔腾骏马、悠扬牧歌,一如作者笔下的动人故事,令人心驰神往。

《走西口之天山行》以上世纪60年代为起点,纵向跨度半个世纪,讲述了勤劳朴实热血的几代人砥砺奋进共建新疆的奋斗故事,被评价为具有历史质感的现实题材小说。作者“伊语涤生”是祖籍山东的新疆人,祖辈援疆后定居新疆生活,这是他“伊犁河三部曲”中的收官之作。

由壮族作家“杨柳溪”创作的《彩云微光》取材于云南边境苗族山村,根植于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讲述了留守儿童在当地人民帮助下坚定理想、成长成才,后反哺家乡的励志故事。作品富含“花山节”“吃新节”、苗绣、苗族习俗等民族元素,聚焦中华儿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脱贫攻坚精神,饱含人生哲思和人文关怀。

2.jpg?x-oss-process=style/w10

从饮食文化到传统节庆,从民族工艺美术传统到工业产业升级变迁,从个人奋斗到新时期脱贫攻坚,在大赛带动下,民族题材网络文学创作精品迭出。无论是讲述大学生留守西藏投身边疆建设的《追牦牛的人》,刻画西南边陲土家族少年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川水情》,还是展示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融合与产业建设风采的《中国大纺歌》……这些作品也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得到丰富演绎。

以《欢想世界》为例,作者“徐公子胜治”将引人入胜的东方智慧,盛大恢弘的人类文明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融为一体,经由传奇梦境故事展开,透过梦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之付出的努力。“打眼”创作的《神藏》讲述了文玩世界种种奇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术藏”有所开掘;“真费事”创作的《烂柯棋缘》融入大量神话元素,红尘俗世与仙侠的结合使得作品趣味盎然。畲族、蒙古族、满族、壮族、侗族、彝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土家族作家,以其独特叙事视角,丰富了网络文学作品生态。

“民族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不竭动力和文化源泉。民族好故事不应该昙花一现,而应该历久弥新。”在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看来,越来越多民族好故事吸引了国内外读者“追更”,向世界展示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彰显了网络文学强大生命力;也助力发掘民族文化当代价值,让中国IP去激发全球用户的情感共鸣。据悉,作为国家民委主办的“中华民族全家福”系列活动之一,所有获奖作品都将收录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