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提升城市软实力,为都市风范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 |
2021-06-28 06:31:01 作者:邵岭 |
▲苏州河42公里岸线先后贯通向市民开放、架空线入地等工程的实施,是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生动注脚。
人们用“魔都”称呼上海。魔都,魔力之都。“魔力”二字,正是人们对上海都市风范的生动表述。如今,要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既是目标,又是方法论。
一个重要前提是,今天的上海,既不是“冒险家的乐园”,也不是纽约、东京、巴黎或伦敦的中国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正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
人民城市是这座城市的根本属性。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言犹在耳,深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是彰显上海都市风范的应有之义。
因此,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首先意味着在城市建设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的感受度作为最根本的衡量标尺。近年来,无论是以架空线入地、合杆整治等开启“城市家具”焕颜工程,还是黄浦江45公里岸线、苏州河42公里岸线先后贯通向市民开放,曾经的“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文化秀带”,无论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养老服务嵌入社区,还是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的突出问题出发精心编织“两张网”、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都是上海把宜居、宜业、宜乐、宜游摆在突出位置,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生动注脚。
当我们思考“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这个命题时,还须认识到,上海的都市风范应该是丰富多元的,既有国际风范,又有东方神韵。
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其不断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国际性的文化思想交流和商品贸易往来的过程。如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需要为上海的国际风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近年来,上海瞄准国际一流水准,放大首店、首发、首秀效应,推动首演、首展、首映落地,不仅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生活消费体验,更参与了国际经济与文化格局的重塑。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地扩大开放,真正让世界级会客厅商通四海,人聚万邦,在连接中国与世界、为全球提供高能级服务的过程中体现上海的价值。
与此同时,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的宝贵资源,滋养并塑造了上海独具魅力的个性特质,是东方神韵的集中体现。要使这一独特的都市魅力尽情绽放,一方面需要精心设计城市地标、城市天际线、上海标语等形象标识,打造“最上海”的城市样貌,另一方面则需要保护传承“最上海”的城市文脉,使之渗透进城市肌理,弥漫于城市空间,让人们在中国风、东方韵的包围下诗意栖居、浪漫生活。
“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这是很多上海人记忆深处的歌曲。而今天的上海,正在努力成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这是上海为自己锚定的发展方向,也是上海为自己描绘的发展蓝图,更是上海为“都市风范”注入的时代内涵。这样的上海,不仅让每一个人只要置身上海,无论是不是在这里长大成人,都能“越看越爱”;更将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的城市发展新路径,为世界贡献中国之治的成功样本。
作者:邵岭
摄影:袁婧 叶辰亮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