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亚洲演艺之都和人民城市相匹配的传世之作在哪里? | |
2021-07-12 06:23:40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
杂技剧《战上海》
千呼万唤始出来。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将在美琪大戏院开启100场驻场演出。首日开票票房销售已超百万元。已经排上日程的,还有65场全国巡演。而上海杂技团推出的杂技剧《战上海》在亮相北京展演前,已开始全国巡演,预计到今年底将走进40多个城市,演出超过50场。本月底,该团演出的《时空之旅2》将接棒盛演14年的《时空之旅》,以惊险刺激的技巧动作和炫酷多变的舞台效果,展示“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
原创精品的爆红出圈和久演不衰,催生了更多的期待和不满足。有观众感慨,对于加快建设亚洲演艺之都、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不该只有一两部精品,而是应保持这股创新势头,接力推出一批不同门类、各具特色的传世之作。
近日公布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特别提出,激活“源头”,“培育涌现更多原创性的文化精品”。那么与亚洲演艺之都、人民城市相匹配的传世之作该如何培育?不管业界专家评价作品本身创作,还是网友分享的观演感受,“创新”都是高频词——从内容生产上着眼创新,在深刻把握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精髓要义的基础上,以当代审美激活,赋予其艺术生命力;从体制机制上坚守创新,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尊重原创、鼓励“冒尖”、呵护创新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和市场主体参与到丰富“上海出品”的行列之中。
创新源自对三种文化精髓要义的深刻把握
多年前,曾有一部改编自经典电视剧的音乐剧盛演200余场。由于其有经典上海故事IP加持,再加上专为其改造的剧场,一度成为来沪游客的“打卡”项目。遗憾的是,仅仅过了两年,该剧就落幕了。究其原因,有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演艺市场尚不成熟,还不足以支撑起大剧目数百场的演出。另一方面,国际化的制作班底尽管让作品水准超过了当时大多数的国内原创,但还不足以令其成为现象级的爆款,吸引全国观众,更不用说令本地观众“二刷”“三刷”,因而其200多场的生命周期也在意料之中。
对比之下,同样演出200多场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非但声势没有减弱,反而在全国越演越热,尤其在“网生代”年轻观众中产生影响。究其根本,首要原因是作品本身经得起反复品味——无需将“上海”二字写入剧名,从舞台光影到布景俱是海派审美;无需张扬“十里洋场”的流光溢彩,
《渔光曲》片段中素雅旗袍手执蒲扇的柔情婉转,反而让观众品味出上海弄堂独有的烟火气;无需喊出壮烈的口号刻意煽情,英雄无声的诀别反而更打动人心。
一改红色题材作品创作的定势思维,《永不消逝的电波》从舞台、叙事到舞蹈语汇,处处透着创新。可细细品味这些“创新”,又处处透露着深刻把握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深层内涵后的“情理之中”。倘若表现红色文化就是满台的红旗,提起海派文化就是旗袍、石库门,展示江南文化就是小桥流水,这样流于表面的符号化处理,是无法让作品感动当代观众,成为能够代表上海的舞台精品。正如该剧编剧罗怀臻感慨,
“我们应该正视所处的时代,推动当代文化的创新,进而创作出传递新时代精神风貌、代表新时代审美高度的精品力作”。同样的,上海杂技团也用《战上海》实现了红色题材杂技剧“零的突破”。从演出序幕的一段“裸眼3D”般的多媒体影像,到歌舞厅将智取情报的谍战情节融入夜上海丰富的演艺生活,再到巷战一段对滑稽元素的引入,既有将传统杂技与魔术、滑稽的融合、转化和发展,又有紧贴当下舞台最新趋势、满足时代审美的种种努力。
创新氛围需要生产机制改革、人才培育来滋养
事实上,精品优品,是每一个有追求的演出团体和演艺人才的创作自觉。可为何同时满足“口碑炸裂”“市场爆棚”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专家都认为,文艺高峰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创作者守正笃实,取法乎上。而从精品跨越成为传世之作,更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考量。但可以把握的是,迎来质变之前,必须实现坚实的量变——在亚洲演艺之都提出4万场营业性演出目标之中,有多少是“上海原创”的贡献?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认为:“文艺创作软实力的根本就是原创力。眼下原创精品数量不够,其更深层次原因是活力不足。”曾有一段时间,国内舞台为搏奖陷入“押注式”创作的不良风气。这不但堆高了大制作的成本,也让资源过度集中,遏制了演艺团体内部的创作积极性和活力。
要形成一批具有传世之作潜质的精品优品,必须首先在市场体量和从业人才数量、创作数量上达到一定标准。黄昌勇举例说,在伦敦西区,有超过10万人从事演艺事业,而在上海,这个数字恐怕只有两三万。
“演艺人才不够聚集,只能称之为码头,距离源头还有提升空间。”因而,他建议一方面应进一步巩固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成果,形成惜才、爱才、养才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应在戏剧高等教育上深入布局,为这座城市培养更多优质青年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在院团出品精益求精的同时,上海的民营院团、剧场和演艺机构,乃至国内互联网平台,也都通过联合制作、委约等多种形式,为上海亚洲演艺之都的建设自发贡献原创精品。6年前,上海大剧院与张军联合制作的《春江花月夜》让年轻人为当代昆曲而惊艳;眼下,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桑塔露琪亚》热演的亚洲大厦则成为孵化精品的“外百老汇”;而接下来,爱奇艺参与出品、上海首演的《隐秘的角落》等,又将拓展国内原创音乐剧的题材视野。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