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自然建造”奖揭晓,柳亦春、张雷获实践成就奖
2023-05-11 10:57:10 作者:周敏娴

undefined

杭州国家版本馆(周敏娴拍摄)

第二届“自然建造”奖昨天下午在杭州国家版本馆揭晓。几个奖项中含金量最高的实践成就奖由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柳亦春和张·雷设计研究联合创始人张雷获得。

undefined

柳亦春

undefined

张雷

技术探索奖获得者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他的代表作有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青年探索奖获奖者有三位,分别是雁飞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水雁飞、因园工坊主持建筑师王宝珍、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王斌;

评委会特别奖颁给了曾孝濂美术馆(筑象建筑设计工作室)、丁蜀成校(亘建筑事务所)、秦淮湾大桥(和作建筑结构研究所)、山中天艺术中心(千庭事务所)。

undefined

柳亦春在介绍金山岭上院项目(周敏娴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获得实践成就奖的柳亦春主要代表作包括龙美术馆西岸馆、艺仓美术馆和位于杨浦滨江的边园,在现场,他还分享了今年刚刚竣工的位于北京和承德交界处金山岭上院项目,令人印象深刻。这一耗时6年的项目远离城市,站立其中可以眺望到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

与常见寺庙的浏览路线相反,金山岭上院为自上而下进入,由山中树林入院,收拢视线,经过一段与地形梯级紧密结合的空间,层层降落,通过“山体”下行至钢结构禅堂,向着山谷与长城的视角完全打开。整个项目借着山势,因借体宜、借力打力,可以说是对“自然建造”的灵性诠释。

undefined

评委会主席王澍

undefined

评委会成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

“自然建造”源自王澍担任自然建造·中国建筑传媒奖评委会主席时提出的评奖理念。该奖项基于对当下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本土现实的思考,主张传播自然建造的理念,试图通过寻找建造的诗意来重返自然之道,并探寻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或相关理念。

自然建造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分设实践成就奖、技术探索奖、青年探索奖、评委会特别奖四类奖项,关注已经建成的作品所体现的“自然”理念,并鼓励技术创新与跨专业的探索。

undefined

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者合照

通过这一次的评选结果,也可以看出行业内有很多年轻建筑师正在探头,属于当代中国建筑的风格,需要由他们去诠释和解构。



  作者:周敏娴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邵岭

图片除标注外均为主办方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