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上的“阿庆嫂”为何历久弥新? | |
2023-07-02 22:07:53 作者:王筱丽 |
戏曲舞台上的“阿庆嫂”如何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沪剧和京剧《沙家浜》是如何创造了这一经典的艺术形象?7月2日,“书文戏理”系列讲座第五讲《这个女人不寻常——沪剧和京剧舞台上的阿庆嫂》在上海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群乐剧场举行。沪剧名家陈甦萍、京剧名家赵群和主持人张源带领观众深入解读《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舞台塑造和背后真实的历史。
1939年,新四军转移时,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留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他们同以春来茶馆老板娘身份为掩护的地下党员阿庆嫂和当地群众一起,与胡传奎和刁德一的“忠义救国军”进行了顽强机智的斗争。《沙家浜》里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有着历史原型,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曾真实创造过36名伤员发展出一支雄师的革命传奇。
1957年,新华社随军记者崔佐夫通过实地采风,将这段历史写成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戏曲艺术家们也敏锐地锁定了这一题材,沪剧《芦荡火种》于1959年公演。1963年,北京京剧团将其移植为京剧,后反复打磨成为我们如今熟悉的京剧《沙家浜》。透过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有个性、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阿庆嫂从历史深处走向文学作品,并成就舞台经典。
陈甦萍和赵群分别从京剧和沪剧的不同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入手,深入解读了这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具备的素质和品质,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演绎技巧,她们谈到,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塑造需要扎实的现实素材为基础,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是不变的创作规律。
读好书赏好戏,陈甦萍和赵群也在现场带来了沪剧和京剧中各具特色的片段,进一步展现了阿庆嫂这个艺术形象的舞台魅力。两位艺术家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戏迷们上台与艺术家合唱了京剧《智斗》和沪剧《芦荡火种·芦苇疗养院》,台上台下共同重温红色经典,感受艺术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沙家浜的故事与上海、与长宁区有着不解的渊源。郭建光的原型刘飞曾于1939年经陈毅通过上海地下党的帮助,从常熟转入上海愚园路786号治疗枪伤。1958年,在上海愚园路469号,上海人民沪剧团编剧文牧正是基于刘飞曾带领部队伤病员在苏南斗争的史实着手创作沪剧《芦荡火种》,并于1960年公演。
《牡丹亭》为什么能火四百年?越剧舞台上的《西厢记》如何为女性立传?包拯的艺术形象是如何炼成的?……在此前的“书文戏理·艺术对谈”系列讲座中,上海昆剧团青年艺术家罗晨雪、胡维露,上海越剧院艺术创作室副主任、编剧莫霞,上海越剧院袁派花旦徐晓飞,上海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吴新伯,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董洪松等艺术家作为领读人,演绎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也与读者分享经典艺术形象背后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变迁,从文本走向舞台,为读者观众带来一次难忘的艺术分享。
“书文戏理·艺术对谈”系列讲座是由长宁区文旅局指导,长宁区图书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上海戏曲广播联合主办的品牌活动。系列讲座将作为长宁区图书馆“阅读上海”品牌活动之一贯穿全年,覆盖全区各街镇及中小学校,针对不同年龄的读者推出主题对谈,为广大读者观众带来难忘的文化体验,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传承戏曲文化。
作者:王筱丽
编辑:王雪瑛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