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美术馆最多的城市,来一场上海美学citywalk
2023-09-17 20:19:43 作者:许旸

image.png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镇,上海是全国拥有最多美术馆的城市。近年来,美术馆日渐融入日常生活,各类展览、公众开放日、公共教育活动层出不穷。我们为什么去美术馆?美术馆又为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

17日,同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看得见的美术馆——《行走上海美术馆》新书分享会”在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举办。《行走上海美术馆》作者潘丽,策展人、城市研究者朱晔,儿童美育倡导者格桑,同济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高晓辉等探讨美术馆与城市的关系。

《行走上海美术馆》梳理了上海“一江一河”沿线主要美术馆,以“水系”这一地理学概念重新排布了城市公共艺术版图,从建筑设计、策展、运营等多方面介绍了15座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其中包括由煤仓、电厂、车间等工业遗迹变身的美术馆,戴卫·奇普菲尔德、让·努维尔、安藤忠雄等建筑大师的倾力设计之作。

一批坐落于滨江步道、外滩、里弄洋房、商场、写字楼里的美术馆等,勾勒出一张清晰生动的“上海美术馆地图”,跟着这本书,读者不妨来一场专属于美术馆的citywalk。

微信图片_20230917185721.jpg

书中特别收录了馆长、设计师访谈,精心选入150余幅美术馆空间及展览图片,用专业、细致、活泼的方式带领读者展开“纸上的艺术之旅”。

正如作者潘丽在本书前言中所写,“这是一本写给公众的美术馆手册。抵达美术馆,即抵达一种想象,把自身从现实维度中释放、从日常中释放,抵达更多样的文明和生命体验”。

2.JPG

“行走上海美术馆”项目是面对城市发展迭代、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的改变而组织开展的一次“破圈”尝试,同济大学出版社联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围绕“行走上海美术馆”这一主题与“空间阅读(图)”课程内容,以出版与教学为出发点,联动沪上各大美术馆、中小学校、街道社区等,搭建以出版为载体的社会公共教育媒介服务平台,通过图书出版、文创产品开发、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共同推动社会大美育。

未来,同济大学出版社还将持续联动高校和社会优质资源,探索向大众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知识服务和公共教育内容的可能。

图片1.png

同济大学出版社自2012年起组织策划“城市行走书系”,以“阅读点亮城市,行走启发思考”为理念,引导人们在行走中更全面地认识城市、理解城市,从更多元视角体会城市文化。

据悉,书系陆续出版《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上海杂货铺》《上海高度》《上海外滩建筑地图》《日本手信物语》《多彩城市:涂出你的上海》《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上海松江山水地图》《布拉格建筑地图》《上海城市雕塑地图》《行走上海美术馆》等18本图书。


  作者:许旸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