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新政“落地”,家长的升学焦虑能缓解吗?
2018-03-22 21:22:19 作者:樊丽萍

timg (1).jpg

随着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的“落地”,不少学生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都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能够在日后获得优质高中的“入场券”,孩子“小升初”究竟应该选择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

此外,还有不少家长热议,和现行的中考方案相比,未来的中考科目不仅有所增加,考试方式也有不小的变化。“未来,如何才能有效控制孩子的学习负担?减负,真的有可能吗?”

针对这些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沪上相关专家。

问题1:上海实施新中考方案后,学生的负担会增加吗?

王洋(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校长)

上海中考改革,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这有助于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同时,在考试内容上,改革后的中考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增加跨学科案例分析,突出实验操作,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而在成绩呈现方式上,采用分数、等第等多种形式呈现后,也有助于克服“分分计较”的现象,传递素质教育导向。

总的来说,体现“全员、全考、全用”的新中考“三全”要求,既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又结构性地平衡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中考改革,旨在着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这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需要蹄疾而步稳。

张人利(上海市静教院附校校长)

学生和家长都应认识一点:考试科目增加和学生负担增加之间,并没有必然关联。试想,如果我们的考试只考语数外三门,甚至只考一门,学生每天围着这仅有的几门科目学习、操劳,学习难度并不低,考试压力反而更大。

此次中考改革,除了改变计分科目、调整分值、完善录取办法之外,还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以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例如,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中设立校综合考察环节,分值为50分。又如,增加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考核,分值为15分。这些改革举措将积极引导和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问题2:实施“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对公办和民办学校来说意味着什么?

贾炜(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上海中考改革提出,“在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批次, 50%至65%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实行名额分配,其中的70%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并逐步扩大该比例。”这条政策的关键词是“不选择生源”。也就是说,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要享受名额分配的优惠政策,前提是不挑生源。此次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公民办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今年,市教委将加强对本市公办初中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学生和家长选择家门口的好学校。

另一方面,在此次中考改革方案发布前,上海已经发布今年的“幼升小”新政,实行“公民同招”。幼升小解决的是“进口”问题,而中考改革解决的是“小升初”的“出口”问题。可以预计,政策的组合拳作用下,将进一步实现中小学生减负的目标。

万玮(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

坦率地说,上海的民办高校,还细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学校之间差异较大。这次中考改革方案出台,对于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影响并不一样。有的学校受到“新政”的影响比较小,有的学校可能影响大一点。但是不管如何,民办学校都应该有服务大局的意识。此外,有的民办学校目前正在酝酿,今后可能实行“摇号入学”,不再选择生源。我们相信,中考改革的指挥棒作用,将促使上海基础教育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问题3:对学校来说,新中考对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和挑战?

胡培华(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校长)

面对中考改革,作为基层学校校长,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工作:学科教师的准备;教师专业素养的准备;学生适应变化的准备;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准备。每一位教师要深入研究,充分弄懂学科学习的要求,挖掘并把握所授科目的学科育人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抱负,从小打牢文化基础,做好知识储备,锻炼自身生存能力,而这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提出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和品质。

文:樊丽萍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樊丽萍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