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从“20后”院士到“80后”骨干,“同济智慧”在港珠澳大桥上闪光! | |
2018-10-24 22:57:38 作者:樊丽萍 |
她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历时九年建设,全长55公里,被称为“工程界的珠峰”的港珠澳大桥终于通车了。
作为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不仅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工程,也是世界桥梁建造史上一项超级难的工程——这座大桥集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于一身。
▲这是10月24日无人机拍摄的港珠澳大桥收费广场(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大桥建设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其中,大桥上留下的“同济元素”,今天回想起来仍然令人激动无比。
这是记者今天到同济大学采访时获取的一手资料:直接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同济专家团队有七八支之多,从“20后”院士到“80后”青年骨干悉数上阵,覆盖地下、桥梁、建工等多个学科。在以建筑、桥梁和隧道建设而闻名的同济大学,为一项工程派出如此庞大的专家阵容,史无前例!
可以说,港珠澳大桥最难的几大技术节点上,都有同济人的贡献。
世界唯一深埋隧道,在无施工先例的前提下开建
横卧在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桥梁、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东西人工岛。
▲东人工岛
按照业内人士的看法,由于中国此前已经承担了为数众多的大跨度桥梁建设,积累了相当的建造能力,所以这座大桥真正的施工最难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海底隧道,另一个就是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节长180米,仅单节沉管就重达8万吨。可以说,大桥的岛隧工程不仅是我国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唯一深埋隧道,施工条件极为复杂,几乎没有经验可供借鉴。
▲沉管舾装浮运
每节8万吨的沉管如何舾装浮运?万一沉管没接好,漏水了怎么办?这么长的沉管在海底,是否会发生沉降?万一遇上地震又该如何应对?诸多难题被摆到了同济专家团队的面前。
同济大学教授丁文其长期从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当初,在把脉港珠澳大桥时,他一口气罗列出了沉管隧道建设可能遇到的十多种技术风险,包括地基不均匀沉降、大回淤、高水压、潮水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
2011年5月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建设之初,丁文其团队就承担了“沉管隧道接头张开位移量控制技术研究”这一重要课题。此后两年多时间,他多次到施工现场,计算了数百种组合工况下沉管隧道的接头张开位移量,确定了相关控制指标。
除了解决施工技术难题,躺在海里的沉管隧道,还要经得起地震考验。“沉管隧道在地震条件下安全性的试验研究,日本和欧美等国此前都开展过,但像港珠澳大桥这样的超长海底隧道的地震反应,在国际上尚未见到研究成果。”同济大学教授袁勇组建了另一支攻坚团队,专门研究沉管隧道的抗震安全。
▲隧道抗震实验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工作之所以只能由“同家军”承担,是因为同济校园内有一项做如此大规模实验所必需的科研利器——由四座振动台组合而成的“同济大学多点振动实验中心”,为国内振动台承载能力之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振动试验中心。
经过千百次实验,一项项技术难关被攻克,最终,袁勇团队拿出了“海外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的抗震方案。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关键领域彰显“同济智慧”
港珠澳大桥采用的隧桥模式,直接决定了隧桥转换就得在汪洋大海中建设人工岛。
构建人工岛,传统方式是海中选址围堰,抛石成堤,然后抽干堰内积水,筑建成岛。但这样会对附近水域的白海豚造成危害,且影响这条繁忙水道的航行。与之相比,另一种更优化的方式就是先打桩,用挤密砂桩圈起围堰,抽干水然后再筑岛。不过,这需要技术支持。
▲中国首创的深插钢圆筒快速筑岛技术,创造了221天完成东西两岛筑岛的世界工程记录
所幸,同济大学教授马险峰的相关研究成果,支撑了挤密砂桩设计中若干难题的解决。“如果使用常规技术,建造这样两个人工岛起码要一年半,而按照我们的技术采用圆钢筒成岛,东西人工岛成岛仅用了七个月时间。”马险峰骄傲地说。
从最初的方案设计、规划,到后来的施工、建设……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几代同济学者的身影和贡献。
大桥隧道建设过程中,年逾九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和白云教授,曾十余次赶赴港珠澳大桥指挥部“望闻问切”。孙钧院士的学生、同济大学教授徐伟,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从荷兰公司手里“截”下了大桥岛遂项目的复合与审查工作。原本,按照荷兰公司的报价,咨询费高达15亿元。在孙钧院士等专家的指导下,徐伟团队以“不足荷兰公司开价九牛一毛的成本”,完成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大跨度桥梁抗风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同济大学葛耀君教授也通过风洞试验,为港珠澳大桥大跨度三大通航孔桥之一的青州航道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
到同济大学采访时,不少学者告诉记者,在港澳珠大桥管理局、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等桥梁管理部门,也有一批同济校友的身影。可以说,港珠澳大桥上所有的“同济元素”和“同济智慧”,无不是对这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肯定。
▲东人工岛好似“蚝贝”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我自己也是一名路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为同济师生校友深度参与大桥规划、设计、建设感到骄傲,为工程建设同行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教授表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同济将继续坚持发扬“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注重发挥科研育人、工程育人的作用,引导师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做好大桥管理运营和维护奉献智慧,为交通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樊丽萍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