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 | 加强劳动教育,根除“丧文化”滋生温床
2019-03-22 06:49:30 作者:钱旭红 樊丽萍

timg (2).jpg

教育本应“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一度是一块“短板”,现在是时候补上了,这不仅对青少年成长颇有裨益,也将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弘扬诚实劳动的社会风尚

今天的学校应该花费更多时间去研究、探索如何开展创造性劳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会面对成功与失败,磨炼出坚强的魂魄,通过劳动把知识变成力量,在劳动中创造新的价值和新的自我,这也是面向未来的“适者生存”之道

“废柴”“卢瑟”“感觉身体被掏空”……如今不少90后、00后的口头禅,听起来倍感“无力”,甚至一些年轻人有时还调侃称,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条有四肢的咸鱼,就算翻身还是咸鱼”……类似的“佛系”心态和“丧文化”,为何会在这个本应最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中滋生蔓延?

在一些教育界专家眼中,这多少和一代人的成长大环境有关——过分强调智育,长期忽视劳动教育。

教育部日前表示,今年将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时下不少年轻人有知识、有眼界,却给人四体不勤之感。他们把领导力捧得比天高,执行力却不见踪影,动手能力则更不用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认为,教育本应“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一度是一块“短板”,现在是时候补上了。“这不仅对青少年成长颇有裨益,也将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弘扬诚实劳动的社会风尚。”

678714689.jpg

“劳动最光荣”与“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道理,都要讲给年轻人听

“劳动最光荣”曾经是深入人心的观念。而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中,劳动不仅不受待见,有时甚至还是“惩罚”的代名词。

劳动还重要吗?不少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的体力劳动和相当一部分脑力劳动将被机器替代——未来趋势如此!

“技术越发展,劳动对人来说就越重要,只是劳动的形式和内涵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演变和进化。”作为教育工作者,钱旭红心头最大的担心是:现在不少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他们享受着父母劳动的果实,衣食无忧,却逐渐疏离劳动,甚至厌恶劳动,从而漠视劳动的价值。

“从社会学来看,一旦忽视劳动成为习惯,久而久之,年轻人很可能无法区分自食其力的诚实劳动所得,与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巧取豪夺之间的差别,而这恰恰是教育必须直面的大问题。”钱旭红说,人的独立性,就是通过劳动标识出来的。当一切来得太容易,人往往会感到失去自我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来之不易的劳动所得,人们常会倍加珍惜,反之则会来得快,去得也快。

钱旭红认为,只有让年轻人从事适当的劳动,他们才能明白:只有劳动才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通过辛勤劳动而取得的收获,与投机钻营、巧取豪夺得到的收获完全不同。前者能培养出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农艺师、演员,后者只会催生票贩、掮客和黄牛。”

把每件小事做到最好、追求极致,劳动让人体会“过程”的美好

在社交媒体上,一份《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曾备受关注,频频被转发。中国孩子在两三岁开始背唐诗的时候,美国孩子已经开始帮助父母扔垃圾、整理自己的玩具了。三到四岁时,中国孩子纷纷被父母送去培训班学习弹琴、画画等各种才艺,美国孩子则开始帮忙浇灌家里的花花草草、喂宠物,把脏的餐具送去厨房……在美国家庭,孩子承担的家务和年龄成正比。不难想象,随着年龄增长,两国孩子承担的家务量差距越大。

钱旭红曾多次到不同国家访学,他的一个感触是:和欧美不少国家相比,我们的学校教育固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在对待劳动教育上,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一些发达国家,劳动教育不仅融入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而且每个孩子都被倡导在家承担一定量的家务。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劳动教育中,对家务劳动还有着很高的标准,比如清洁浴室,不仅地面上不能留有一根头发,地砖和水龙头都要擦干,不能留下水渍。

“把每件小事做到最好、追求极致,这是劳动本身所承载的教育。”钱旭红说,之所以不少发达国家都在学校课程中嵌入劳动,因为劳动教育的本意是注重过程、感悟过程、在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升华,传递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而且,专注过程、追求极致很可能会产生新的创意和新的技术。

实际上,比起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育,钱旭红更看重劳动给青年人心灵世界传输的“正能量”。

常年生活在高校,钱旭红经常这样和学生拉家常:许多时候,当一个人不清楚自己的初心和目标,对人生和未来迷茫失措之时,一味苦思冥想只会徒添烦恼,不如静下心来,投入到现有的、公认的可以创造实际价值的劳动中去。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起初可能感受到的是无奈和劳累,但只要坚持下去,常会有意外的收获,这也可称之为“劳动觉醒”。

“就像自然界会遭遇台风、地震,人生也是如此,时而会有风雨,而由基本体力劳动锻炼出来的技巧、应急应变能力,以及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等品质,在这种时候至关重要。”钱旭红说。

timg (1).jpg

在劳动中创造新的价值和新的自我,是面向未来的“适者生存”

谈到劳动,钱旭红特别想强调一点:今天的劳动已经不只是狭义的从事粗重的体力活。时代在变,劳动也在变。因此,人们对劳动的观念、理解也应该与时俱进。

眼下,不少学界人士都在参与一个热门话题的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会使一部分劳动被取代,但是,在传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被部分取代之后,或许未来,新的劳动形式会产生。比如,有学者已经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

钱旭红对此有一个深入浅出的解释:“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工作,说‘人不累心累’,实际上就是‘情绪劳动’带来的辛苦。话剧演员、医生等其实就承担了部分情绪劳动——表演需要演员投入自己的情感,医生给病人看病时,除了专业判断,还要与患者沟通。”

在钱旭红看来,今天的学校应该花费更多时间去研究、探索如何开展创造性劳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会面对成功与失败,磨炼出坚强的魂魄,通过劳动把知识变成力量,在劳动中创造新的价值和新的自我,这也是面向未来的“适者生存”之道。

嘉  宾:钱旭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采访者:樊丽萍(本报记者)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