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书香气 ,趁着今天的世界读书日,跟着钱钟书学习如何做读书笔记
2019-04-23 08:25:03

undefined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

将每年的4月23日正式确定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又称“世界图书日”。

今天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

undefined

100多个国家都会在这天举行

各种关于读书的宣传活动,

鼓励人们阅读,希望散居世界各地,

无论是男女、老幼、还是贫富,

都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并尊重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大师们。

undefined

总有人问,读书意义何在?

酷爱阅读的李健说:

“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

热爱读书的人,

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而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

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无论怎样冰雪聪明,也只有一世才情。

undefined

身处繁华世界,终日步履匆匆,

却依然有人愿在书架间停留,

翻阅一本本带着新鲜油墨香的书本。

因为阅读,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给我们温暖的慰藉,

给我们善良的心灵,

让我们的灵魂变得饱满充盈。

书是生命永恒的香味,

把读书作为日常,

是一个人生命之中最好的习惯。

undefined

杨绛先生曾为《钱钟书手稿集》作序,谈到了钱钟书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趁着读书日,让我们一同拜读、学习: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钟书每天总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常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我听。

钟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反复整理,分出三类。

b03289357d4ac3a73c2cd0252ba65641.jpeg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钟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恰逢翻译《围城》的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Dr.MonikaMotsch)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下一年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

第二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这部分笔记支离破碎,而且都散乱了,整理很费功夫。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初的本子上还有涂抹和剪残处。以后他就为日札题上各种名称,如“容安馆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斋日札”;署名也多种多样,如“容安馆主”“容安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还郑重其事,盖上各式图章。我先还分门别类,后来才明白,这些“馆”、“斋”、“室”等,只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调整”后,我家居住的中关园小平房(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以后屡次迁居,在钟书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称一直没改。

感谢商务印书馆愿将钱钟书的全部手稿扫描印行,保留着手稿原貌,公之于众。我相信公之于众是最妥善的保存。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综合自古典书城、《钱钟书手稿集》、中学生读写等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