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生复学返校在即,家长心情复杂?请放心,精准防控举措将跟着孩子一起进校园! | |
2020-04-22 23:56:39 作者:王星 姜澎 |
上海学生复学返校进入倒计时。▲袁婧摄
4月27日,本市初三、高三毕业班将首批返校复学;5月6日以后,部分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将返校。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对复学返校,家长们的心理是复杂的,可以说是喜忧参半。高兴的自然是终于迎来开学时间,孩子可以在正规的教育环境中继续学业;担忧的也有,如:学校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学生安全?孩子好动好玩,在校能否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学生从时间相对自由的宅家学习,变成日常的在校学习,面对这样的转变,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怎么办?疫情拉下的节奏怎么补?社会上依然存在的疫情风险,学校会怎样为孩子们遮蔽?
“要完全等到‘零感染’再让学生复学,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是不太可能的。从下周一开始返校复学,确实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昨天,包括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专家何纳教授在内,多位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家长们要在心理上放松下来,相信我们已经层层加固的防疫防线,不要在校园防疫安全问题上太过担心。
眼下,严密的战疫“防线”已在校园里牢牢筑起。专家建议,在返校复学前这几天,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多些交流沟通,在心理上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让学生们以最佳状态回归校园。
要相信:从复工复产到复学,时间节点在决策上有充分依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的防控政策,一直跟随着对新冠病毒认知的深入而不断进行科学调整,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有用的、高效的。”何纳是参与国家及上海本地疫情防控咨询决策的专家。他表示,本市初三、高三学生下周一首批复学返校,这个时间节点在决策上是有依据的,家长可放心。
其一,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尤其是上海本地病例在一段时间内已经为零,空港口岸做到了“逢机必检”,且对入境来沪的全部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隔离健康观察。可以说,疫情的监测和防控系统都比较完善。
其二,根据业界专家判断,在一段时间内,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不太可能到达“0”。
要重视:复学返校前,比孩子更需要调整心态的是家长自己
在一些学者看来,复学日期敲定后,眼下最需要调整心态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吴国宏特别发出提醒:最近这几天,建议家长不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而在家庭中制造恐慌氛围,进而影响孩子。
吴国宏直言,随着本市企业复工复产,多数学生家长当下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对于本市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有序运行,家长都有亲身经历和体会。眼下,随着孩子复学来临,家长们也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信任和鼓励,而不是整天愁眉不展、对孩子百般叮咛。“即便自己心有担忧,也应该在孩子面前管理好情绪,不要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当然,家长也千万不能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吴国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家长们应给予孩子额外的关心,不要天天盯着孩子问学校里是否安全、学习成绩如何,而是应该对孩子“察言观色”,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尤其是孩子每天从学校回来后,家长们应多和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身体状况是否良好稳定。
“如果家长的焦虑源是出于对学校防控举措的担心,那大可不必。”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马莹介绍,教育部对学校开学有严格要求,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当地的疫情防控已经处于安全状态;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普遍认为该学校现在开学是安全的;学校具备疫情防控的基本条件。
“如果学校能够开学,那说明一定满足了这三个条件。”马莹直言,哪怕是在没有疫情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庞大的学生群体中,每天多少也难免会出现感冒发烧,甚至出现个别带有传染性的疾病。因此,家长首先应该充分相信学校拥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更重要的,要和学校一起对孩子做好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戴口罩、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这些其实才是在学校做好个人防控的关键。”
要互相提醒:帮助孩子完成从生理到心理的“唤醒”,尽快适应正常学习生活
在经历了从寒假以来的超长“待机”后,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心理专家同样给学生和家长提出建议:抓紧这一周的时间,把作息“时差”提前调整好,从生理上“唤醒”上学模式,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准备。
“孩子在家待了三个多月的孩子,即便每天上网课,也会因为没有早操和早自习,起床比平时晚。”吴国宏认为,家长帮助孩子从生理上“唤醒”上学模式尤其重要。这是因为,一旦孩子的身体节奏跟不上,到学校后就会出现各种心理状态,甚至连体能都会下降。
因此,他的建议是,临近开学这几天,家长要督促孩子在晚上十点前睡,早上六点半到七点起床,每天增加一定的体育锻炼量,一日三餐也要按照在学校的时间准时进行。
而要让孩子复学后逐渐达到“最佳唤醒水平”,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回到校园后的心理“唤醒”同样非常重要。
所谓心理上的唤醒,指的是一种警觉状态,表示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上调动既有资源以应对即将面临的挑战。所谓“最佳唤醒水平”则是指此时的张弛调整到最适合各项学习任务的状态,他说:“毕竟学习不是一件轻松就能完成的项目,最佳唤醒水平不仅能使自己处于发挥最佳表现的范围,也对维持个体心理方面的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国宏分析,宅家已久的学生虽然每天在线学习,但是和老师的交流其实处于“头像交流”,效果非常有限。“一旦‘身临其境’回到校园,不管是老师的批评或赞许,还是同学间的交流、比较,都会形成一种特有的张力。只有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同学之间的相互参照,营造一种相互竞争和赶超的氛围,才能让学生产生警觉,从而尽快达到自己的‘最佳唤醒水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应适当地鼓励孩子,让孩子接受一定程度的张力,从而产生“警觉”,尽快适应正常学习生活。
作者:王星 姜澎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