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他们居然都是状元?都写得一手好字?
2021-04-15 07:38:00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058.png

近日,#明清两代状元写的字#登上热搜,考卷上的字笔迹工整,字体美观,如同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不少网友高呼“古代状元果真有真本事!”、“这个卷面分必须满分!”

赵秉忠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高中状元,当时年仅25岁。

微博热搜中博主们所展示的字,其实就是赵秉忠中状元的殿试卷。赵秉忠状元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现藏于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101.png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053.png

这张试卷是赵秉忠跪在金殿之上,当着皇帝的面,从题筒中抽出一个题目,看过之后,即刻下笔。不能打草稿,不能停顿思索,不能有一字错误,不能有点墨涂改。

就是如此严格范畴下,赵秉忠抽到《论天下之政》这样宏巨大题后,跪笔直书两千多字,行云流水,不易一字,论证清晰,用典自然。各位考官,大为赞赏,万历皇帝过目之后,御笔亲封 “第一甲第一名”

而热搜话题下的另一位状元郎刘春霖,在书法领域的造诣更为人所称道。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105.png

清朝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刘春霖中状元。1905年,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画上了句号。刘春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在书法上,刘春霖尤其擅长小楷,他的字体态清秀,笔力刚劲,圆匀平正,娟秀端庄。他的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书法界还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109.png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113.png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116.png

有些人可能会发出疑问,字好看归字好看,但古代状元真的有水平吗?

当然,状元之所以能成为状元,绝不仅仅是因为写字好看,个人的才华才是关键啊!那么在古代,才华要通过什么体现呢?答案就是考试!

科举考试,从基层乡试,层层选拔到殿试,考试内容涉及四书五经,基本功扎实的人才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越到后面,越是要显示治国理政的才能。

这里大家不要有误解,是不是以为擅长诗词歌赋就好了?其实不是,还远远不够。涉及一些“论”,“疏”,可都是参政议政的命题。要博览群书,还要有真知灼见!

说起状元可能大家很陌生,但是这些诗词,你们一定都熟悉,没错,这些都是出自状元之手,水平可真的不一般!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武周证圣元年(695)乙未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一首。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武周长安二年(702)癸卯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二百二十二首。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辛酉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一百零二首。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

如果说古代状元太过于遥远,那么一起来看看这份上海交通大学新建成的校史博物馆中“镇馆之宝”——钱学森试卷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124.png

1980年

上海交大水力学老师金悫

将一份保存近50年的考卷

捐给了学校

卷首时间为1933年6月

课程是水力学(Hydraulics)

试卷的考生就是钱学森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129.png

这次考试由金悫老师出题并主持,阅卷时,他发现6道题钱学森全部解答正确。只是最后一题公式推导中“Ns”漏写了一个“s”,被扣去4分。

1929年,钱学森以第三名进入交大学习。从三年级开始,他每学期平均分数都超过90分,自此每学期他都能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毕业时,他的总分名列机械工程学院第一。

字迹漂亮

得分近乎完美

......

这份历史的“底稿”

让人倏然穿越

仿佛看见

那个奋笔疾书的少年

那个心怀璀璨的少年

而另一张“香烟纸”

也颇负盛名

那是钱学森写给

太师公陈叔通的求救信

一个月后

这封信被

静静地放在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直到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及家人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

从太平洋彼岸起程

驶向遥远的东方

微信图片_20210415002138.png

钱学森就这样

工工整整地书写着人生

在百年的征程中

写就属于中国人的辉煌

面对这样的笔迹,你动心了吗?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首都教育、中国青年报、 小学学科网 、书法指南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