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这堂“必修课”家校不容缺席 | |
2021-08-22 06:06:55 作者:樊丽萍 吴金娇 |
暑假期间,孩子的手机管理成为家庭教育的难题。隐匿在孩子手机后的网络世界有哪些“隐秘的角落”?虚拟世界会对孩子的精神成长带来哪些影响和风险?又该如何把控?
一个事实是:青少年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庞大。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
担忧由此而起。和儿童读物及影视作品有相对明确的分级管理机制不同,充斥各种信息的社交平台尚未启动分级监管。不少家长、老师反映,为争夺热点、收割流量,部分平台的热门话题时常以标签引流,从娱乐八卦、个人隐私到刑事犯罪细节,把“带节奏”的社会问题设置成热点,吸引更多用户参与,这本身是一种营销策略,却把大量未成年“围观者”裹挟其中,很容易让青少年意外“触礁”。
不少学者指出,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亟需成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家校共育的范畴。比限制孩子用手机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互联网上有正确的“冲浪”姿势。毕竟,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10后,理应有足够的能力驾驭信息,而不是被虚假信息蒙蔽,被无良信息带偏方向!
戾气之下,一些未成年人戴着“面具”上网
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有8%的未成年网民通过网络参加粉丝应援,其中主要参与者是初中生。
打开青少年频繁出没的游戏社区、社交媒体及短视频平台,从“饭圈应援”到拿恶语骂人的“祖安文化”等屡见不鲜。由于不少网络“黑话”由英文字母甚至数字、符号缩写而成,导致不少家长看不懂、老师管不到,一度成为家校共育的真空地带。
“太可怕了!我去看了一眼孩子的朋友圈,有些网络评论真是充满戾气,简直没法入眼。”一名80后家长感慨,纵然孩子的手机设有青少年保护模式,单靠家长设置一个密码,恐怕挡不住这么多负面信息的侵袭,监管孩子的上网行为更是有心无力。
最典型的是“饭圈”已经变成了一个“怪圈”,对青少年影响极大。日前,有部分艺人因个人行为挑战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引发批评。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后,有不少粉丝为了给“爱豆”洗地,置是非于不顾,在各大平台留言,其中就有不少是未成年人。
在潮流的裹挟下,不少辨别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深受其害,留下心理阴影;也有孩子则被“带节奏”,不自觉地成了网络暴力的施暴者。
戾气之下,一些未成年人戴着不同的“面具”上网。90后网友“小伍”自述,在美剧《权力的游戏》热播后,她在网络发表了一段对人物角色珊莎·史塔克的看法,随即引来珊莎忠实粉丝连续三天的谩骂。她在翻查微博后发现,自己遭遇的“网络流氓”居然是一名在校生,且微博内容多为与学习相关的正能量内容。“小伍”想不通,为什么这样一名“娴静”的女孩竟然可以如此疯狂。
“爱发声”的年龄特质,让他们成为“待收割的流量”
平时在学校“没声音”的孩子,为什么在网上会是另一张面孔?言辞激烈,不分青红皂白“互撕”,究竟哪来这么大的戾气?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尝试从心理学角度给出分析:12-18岁的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人的成长角度看,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但由于这一群体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走极端,常有一些非理智的表达。
但问题在于,一些自媒体或社交媒体,毫无遮拦地把一些“未成年人不宜”的话题设置成热点、放在首页醒目位置,而青少年的心理特质又让他们很容易成为平台“待收割的目标流量”:一些夸张的、偏激的观点经由传播被一轮轮放大,引起更大的舆论漩涡,让更多未谙世事又喜欢发声的青少年卷入其中。
仍以“饭圈应援”为例,樊秀娣说,青少年需要培养理性审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而“饭圈应援”文化中却盛行驱逐不同声音,动辄辱骂攻击,使得原本应该多元审美、百花齐放的文娱圈乌烟瘴气。“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网上的不良风气还会蔓延到线下,有的孩子会辱骂和自己观点不同的同学,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
也正因此,国家网信办于去年发布《关于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等;此外,教育部等六部门也于去年8月发布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加大对“饭圈”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治理力度。
教孩子在网上好好说话,成年人要做好榜样
在不少学者看来,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家校不仅不能置身事外,而且要达成共识,找到新的育人抓手。
“坦率地说,一些未成年人在网上的过激言论,也暴露了当下教育环节的一些不足。比如,缺乏缜密的逻辑思维训练,自说自话;缺乏礼仪教育,一言不合就开骂;缺乏审美教育,陷入低级趣味。”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看来,教孩子在网上好好说话,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能简单要求学校多开一门课程,更好的做法应该是一种环境养成。所有的老师在教学中都要有意识地作出示范和引导:面对一个和你观点不同、意见相左的人,你应该如何做?”在徐英瑾看来,身教的影响大于言传,老师不仅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作出示范,教孩子理性参与公共讨论,平时做人的礼仪和应有的教养,也要迁移上网不走样。
樊秀娣则建议,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示范。“有的家长回家就捧着手机,在网络上也无法冷静理性地看待问题,在家里也常有‘雷语’,必然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效应。”剖析一些在网络社区蔓延的戾气,她认为,成年人的“口无遮拦”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理性参与公共讨论,本身就是社会成熟的一种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为孩子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人人有责。
“参与网上评论或讨论,不是比谁的气势足、谁的声音大,而是分享有益的知识。”在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剑光看来,青少年乐于参与公共平台评论,本身是对国家、对生活关心的表现,要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君子慎独,修己以安人。今天的年轻人要明白,在网上冲浪也是自我修行的过程,向人家学习,也要保持自己人前人后一致的人格形象。”
作者:樊丽萍 吴金娇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