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宣讲累计覆盖听众近500万人次,这个“上海故事”是怎样炼成的? | |
2021-07-08 06:17:45 作者:陈瑜 |
■截至7月1日,市委宣讲团100位专家共开展党史宣讲活动1567场次,覆盖听众约38.6万人次;全市共组建基层党史宣讲团队2533个,开展基层党史宣讲活动约3.3万场次,覆盖听众约459.8万人次
近日,上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集体备课会在上海市委党校举行。备课结束后,宣讲团成员将赴全市各基层单位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
上海,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充分发挥宣讲团的引领引导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
将“高大上”的理论武装植入“接地气”的宣讲形式
“当我戴着党员徽章走上讲台,同志们戴着党员徽章认真听讲,无论是哪个层次、哪个行业和单位,现场气氛和效果都很好,顿时心中会感受到一种先锋队组织的强大力量。”谈起授课体会,市委宣讲团成员周锦尉有感而发。
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群英荟萃”,100位专家由市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从全市理论社科“五路大军”中精心遴选,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学理支持。各基层单位可以通过“点单式”线上课程预约系统,邀请宣讲团成员开展专题宣讲、进行基层宣讲员培训。
除了“高大上”的理论武装,宣讲工作也可以很“接地气”——虹口区利用老干部、老军人、模范典型等资源成立区委宣讲团,嘉定区在经济园区、商务楼宇等地设置“青年党员党课·白领学习驿站”……各区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宣讲形式,让党的理论渗透至基层党组织的“毛细血管”,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目前,上海已经构建了“市—区—基层”三级党史宣讲体系,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截至7月1日,市委宣讲团100位专家共开展党史宣讲活动1567场次,覆盖听众约38.6万人次; 全市共组建基层党史宣讲团队2533个,开展基层党史宣讲活动约3.3万场次,覆盖听众约459.8万人次。大家在党史学习中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见人见事见物见精神中锻造“党的诞生地”宣讲品牌
讲好党史故事,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亲历历史、创造历史的人来讲。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今年4月,市总工会成立了“百名劳模讲党史”宣讲团。有职工听了他们的故事后激动地说:“他们讲的不光是党史故事,也是劳模们在党和国家建设中的奋斗历程!”
讲好党史故事,也要让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自己说话”——一本泛黄的老旧日记、一部不能发报的老电台、一盏普通的油灯……一件件文物背后的小故事,能激发出爱党爱国的大情怀。“在红色基因库中,哪怕一砖一瓦都浸润着宝贵精神。我们在宣讲活动中,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以什么主题讲,最重要的是见人见事见物见精神。”市委宣讲团成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袁秉达这样说。
在初心之地,传承红色基因,锻造“党的诞生地”宣讲品牌是一大特色。如黄浦区《党史中的黄浦红色印迹》宣讲、徐汇区“重温工运·致敬英烈”直播课堂等,许多宣讲团成员把课堂“搬”到红色遗址现场,通过“故事式”“走访式”宣讲,将生动的党史故事、鲜明的思想站位、严密的理论逻辑融会贯通,那些革命先烈、英雄模范、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也让党的伟大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面向青年创新传播方式,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如何给年轻人上好党课?市委宣讲团成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总结了几条“方法论”:
——态度平等。“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讲初心,他以年轻人熟悉的歌《少年》为引,以在网络上火爆一时的清华老教授演唱视频为引,一下子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
——先摆事实,再讲道理。讲“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道理,他用图表展示中共一大召开时58名党员的学历、职业和去向,使人先有感性认识。
——把历史拉回现实。讲“红军长征”,他让看风景的“背包客”模拟一个场景:身上缺粮少弹,后面还有人追着打。 “情景式”还原让00后们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不易。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要发挥青年人的创造力。事实上,越来越多“新青年”宣讲团运用新技术新媒介,为“红色资源”代言。不久前,一名青年Up主在B站上领学《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团课,吸引了4800万名青年,当天微博话题阅读量达6.9亿。最近,《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在年轻人群体中反响热烈,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12位平均年龄35岁的宣讲团成员十分亮眼。“原来党课还可以讲得如此鲜活”,这是弹幕上一位网友的留言。“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做一颗螺丝钉”……这样的留言也纷纷刷屏。今年以来,从成立覆盖全市47所高校的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打造一系列青年理论宣讲的特色品牌、专业团队、精品课程,到组织青年宣讲团深入楼宇工厂园区,将党史知识传递给白领、蓝领、“两新”组织的青年群体,再到创新传播渠道,用年轻人的方式给年轻人讲党史……一场场宣讲让青年重温为民初心,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
作者:陈瑜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