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500多个党史宣讲团耕耘“精神家园”覆盖听众近500万人次 | |
2021-07-13 06:03:58 作者:陈瑜 |
每一次大型学习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宣讲团的引领、引导。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按照中央及上海市委关于党史宣讲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委讲师团第一时间成立专家宣讲团。截至日前,市委宣讲团100位专家共开展党史宣讲活动1567场次,覆盖听众约38.6万人次;全市共组建基层党史宣讲团队2533个,开展基层党史宣讲活动约3.3万场次,覆盖听众近500万人次。
如今,在这座红色之城、光荣之城,“市-区-基层”三级党史宣讲体系将“精神家园”浇灌得更加枝繁叶茂。
“网红党课”是如何“孵化”的?共情!
上月,全媒体党课《百年大党正青春》热播,在年轻人群体中反响热烈,上线第一周微博话题阅读量就突破4000万。这款“网红党课”是如何“孵化”的?来自市委党校的85后宣讲团的经验是两个字:共情。
“这是今年的网红剧《觉醒年代》中,毛泽东‘出场’时的一个画面。毛泽东一路冒着暴雨奔跑,短短十多秒,他看到了街边的乞丐趴在地上吃着脏的食物、路边有人在叫卖自己的孩子,而在不远处的豪华小轿车里,富人家的孩子悠闲安逸地吃着汉堡……这就是19岁的毛泽东看到的社会现实。”在第一讲“革命理想高于天”现场,宣讲团成员何莹用一个影视片段,将年轻人拉回历史语境、走近伟人的心路历程。从历史深处回望初心,引起年轻人强烈共鸣。
宣讲团成员陈思讲的主题是“敢为人先开新路”。她从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讲起。“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首词基调并不明亮,写下这首词后不久,大革命失败。但随后,从旗帜鲜明指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到秋收起义,再到井冈山的“朱毛会师”,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逐渐成型。“即使是宏大议题,找对切入点,找对表述方式,一样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和代入感。伟人也是人,也有喜悲,也经历过挫折困难,而切入点的契合,叙述方式的转变,能立即将故事变得生动、平易近人。”陈思说。
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更入心,从全市范围的宣讲团开展情况来看,这样寓理于情的“故事式”宣讲已然成为“标配”:宣讲团成员们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人物、历史事件、重要会议、红色遗址和革命文物中见人见事见物见精神;或采取“走访式”宣讲,到红色遗址旧址讲革命故事,让党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此外,亲历历史、创造历史的“时代英雄”也被直接请到宣讲舞台,如“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黄奶奶的人生故事和道德风采,就是一本鲜活的书。在她身上,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可触摸、可感悟的。”听过黄宝妹讲座的人都说她是最生动、最可信的“教材”。
注重“理”“实”结合,聚焦听众最想听的
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怎样把高大上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讲到群众心坎上?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市委宣讲团成员们看来,党史宣讲要注重“理”与“实”的结合,聚焦听众最想听的,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让广大党员群众从党的辉煌历程里汲取奋进力量,更好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效果怎么样?一场场掌声雷动、反响热烈的讲课现场里有“答案”。
为黄浦公安分局民警讲党史,宣讲团成员、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以《红色堡垒:中央特科的传奇》为题,以详实的史料生动讲述了1927年至1935年间中央特科在上海与反革命势力机智斗争。现场听众听完后说,中央特科在党史上有特殊地位及影响,对全面了解党史,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推进各项公安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基层社区的党员们讲党史,宣讲团成员、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以《上海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为题,运用大量详实的史料、例子和数据,从多个角度讲述历史风云。在场听众们纷纷表示:“作为上海市民,我们为能在党的诞生地工作、生活感到无比自豪。我们一定要无愧于党的诞生地这份历史荣光,在社区工作中积极建言献策、身体力行,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生活在这座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城市,每个人都可以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故事的讲述人。领学《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直播打卡上海红色地标建筑,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上海故事”的大合唱。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已成为看得见的“风景”,红色基因化作一段段生动的讲述、一个个鲜活的实践,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精彩演绎。
作者:陈瑜
编辑:苏展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