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金庸:我终生是文汇报的好朋友 | |
2018-10-31 07:45:18 作者:卫中 |
昨天,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去世,享年94岁。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多年来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文学经典,他的作品已经超越了一般大众文学的层面,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金庸在 《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的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是成为中华武侠文化,或者说中国人尚武精神的核心注解。
金庸的小说中,涉及易学的方位、经络、穴道,中国传统的算术、医药、书法、音乐、饮食、山川地理、风景名胜传说等等;对儒、释、道、墨、诸子百家也多有阐述;传统文化艺术门类如诗、词、曲、赋、绘画、音乐、雕塑、书法、棋艺等等,金庸往往也能使之与武功相结合,创造出雅致的招式和形式,使武侠小说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
以出版学术图书为主的三联书店,上世纪90年代出版了金庸全集,时任三联书店总编的董秀玉谈及当初做出的这个决定时表示,虽然曾经有过犹豫,但是认为金庸的小说已经达到了 “一流大众文学”的水准,完全可以进入文学殿堂。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陈世骧评价金庸小说 《天龙八部》中那种 “悲天悯人”、博大崇高的格调说,没有作者对佛教哲学的真正会心,是很难达到的, “我们还从来不曾看到过有哪种通俗文学能像金庸小说那样蕴藏着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如此高超的文化学术品位”。
上世纪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始风靡全国。金庸小说中的丰厚文化底蕴、流转自如的叙事技巧、起承转合丝丝入扣的情节带来的阅读的畅快感,让人欲罢不能。1985年后,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 《射雕英雄传》在全国播出,收视率可谓盛况空前。文学与影视相互推进,把金庸普及度推到空前高度。此后,金庸的小说甚至发展成为 “金学”,如严家炎、冯其庸等专家研究、探讨金庸的武侠小说,颇多赞扬。2004年, 《天龙八部》的部分章节还进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课本。在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最权威的阅读调查结果中,金庸数次位列我国读者最喜爱的十大作家排行榜。如今,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金庸的忠实拥趸已经为人父为人母,在向自己孩子介绍金庸的同时也把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下去。
金庸先生与 《文汇报》有着深厚的渊源。上世纪90年代,金庸先生曾经遭人攻讦。批评者自逞想象,以虚妄意见硬加在金庸身上,金庸先生气愤之余,写了《岳飞与秦桧》一文,发表在《文汇报》笔会副刊上以作回应。之后,又在《文汇报》上发表《不虞之誉和求全之毁》一文,回应王朔对金庸小说“俗”的批评。2008年《文汇报》70周年报庆之际,金庸先生又特意撰文 《我读了七十年 〈文汇报〉》,他在文中深情地写道: “我希望 《文汇报》……今后仍是传达知识分子信息和文字的报刊。我要再读十年二十年,终生是它的好朋友。”
金庸先生在接受北京大学名誉教授时的演讲中说: “中国文明的优点在于和平,就好象长城,处于守势,平稳、调和,是 ‘静’的文化。”——这种论述,又何尝不是金庸先生本人的写照。
作者:卫中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均本报资料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