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的养老院最吃香?上海市养老机构评价报告披露答案
2019-05-25 17:07:52 作者:唐闻佳

timg.jpg

上海老人爱住哪里的养老院?今天正式发布的《上海市养老机构评价报告》蓝皮书给出答案:内环线以外、中环线以内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均值最高,最受老年人喜爱。同期举行的长三角机构养老发展高峰论坛上,专家也谈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跨省异地医保进一步扩大范围,“长三角养老”将进一步丰富长三角老人的养老选择。

上海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近10年,上海8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年均增速维持在6%左右,比65岁以上所有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速更快。这种高龄化现象还表现出“空巢高龄化”特征,即许多高龄老人处于单身独居状态。

面对上海市老龄人口绝对数增加,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持续增长,上海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发展框架。上海早在1998年就颁布《上海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此后又出台《上海市养老机构设置细则》《上海市:关于本市养老机构内部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范围的意见》等文件,在全国率先编制《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年)》。这都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

据上海市民政部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上海有养老机构703家,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38361张,上海市养老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服务水平都在持续增长。不过,上海市养老机构发展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比如医护人才紧缺、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发展不均衡——市区“一床难求”、郊区空置率高等问题。

为进一步弄清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现状,找寻问题,剖析原因,为科学规划养老机构提供参考,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浦江健康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组织开展对上海市养老机构发展状况的调研,《上海市养老机构评价报告》据此成书,由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教授领衔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GetAttachment.jpg

该报告对上海市16个区养老机构的现状从硬件设施、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服务提供四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构建了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10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显示,被调查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均值约82.68%。其中,内环线以外、中环线以内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均值最高,达93.38%;此后依次为内环线以内的养老机构,中环线以外、外环线以内的养老机构,以及外环线以外养老机构。

在人员配置方面,80.1%的被调查养老机构配备了医生,67.03%的被调查养老机构配备了护士,50.7%的养老机构配备了社工,护理站的配置比例为61.66%。其中,护理员(护工)占比59.30%,医生占比4.23%,护士占比4.92%。可见,在整个机构养老服务队伍中护理员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不过调研也发现,养老护理员队伍以高龄、低学历女性为主。

依据上海《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设置指引(试行)》要求,每个机构至少应配备2名注册护士(其中1名为主管护师),至少配备1名社工或心理咨询师,至少配备1名康复师,至少配备一名营养师,按此要求,一半以上的养老机构还需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

在硬件配置方面,81.9%的养老机构对床位功能有基本的划分,包括自理床位、半自理床位、完全不能自理床位;约1/3的机构设置了健身室、电影室、书画室、手工制作室,19.27%的机构配置了网络室,8.11%的机构配置了宗教文化室,近95%的机构配置了紧急呼叫系统和监控系统。

服务提供方面,92%以上的机构以基本生活照料和娱乐服务为主,能提供康复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只有47.06%,能提供心理/精神服务的养老机构占比约为72.82%,但提供服务人员以护理员为主。

从养老机构所属的管辖地区来看,在养老机构综合排名100强以及硬件设施、环境感受、人员配备、内部管理、服务水平、感受与满意度6个一级指标单项排名100强中,浦东新区均排名第一,其他各区均有特色。

调研称,上海的养老机构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总体发展水平较高,规范性、标准化较好,特别在“医养结合”服务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长期照护险已在全市全面开展。不过,养老护理员素质不高、数量严重不足、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发展的不平衡、“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数量还不太多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不断加以克服和完善。

调研专家同时谈到,已有上海老人结伴在江浙一带“候鸟式”养老——每年花三五个月在浙江、江苏、安徽等风景宜人地区休闲度假,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长三角异地医保结算进一步扩大范围,长三角居民异地养老将成为趋势。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