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看病,上海医院有新变化:“医生动、患者不动”,输液“北欧式”
2020-02-28 23:52:31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

屏幕快照 2020-02-28 下午10.46.01.png

对住院患者启动“医生动、患者不动”服务,门急诊输液实行分时段“北欧式”错峰输液,登陆医院官微预约“视频探视”……

3月2日,也就是下周一,上海市级医院将全面恢复门诊及部分专家门诊,针对当下疫情特殊时期,医院推出不少新举措。

全预约推开,门急诊输液分时段预约

3月2日起,长海医院门诊实行完全预约制,部分专家门诊也将正常开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醒,3月2日在陆续全面恢复门诊和部分专家门诊外,前段时间暂停的检查项目已陆续恢复,已预约、但未能检查的患者可拨打申请单上服务电话重约检查时间。

屏幕快照 2020-02-28 下午10.45.42.png

记者从多家医院获悉,支气管镜、消化内镜、喉镜及肺功能检查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暴露风险的检查项目依旧暂停。

同济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同济医院的门诊量仅为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随着下周起普通门诊全面恢复,预计门诊量会有所提升,医院已严阵以待,严守“医院入口、楼宇入口、病区入口、诊室入口”四个关口,要求所有来院患者及家属均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填写健康承诺书。

在各大医院推出门诊“全预约”的基础上,同济医院门急诊输液也实行了分时段预约、空间相对隔离策略。院方表示,还将加强住院病人排查,尤其对手术病人重点筛查,实行全院住院病人发热情况报告及筛查全覆盖制度、可疑情况院内专家组即时会诊讨论制度。

“首诊负责制”守防线,“在线诊疗”全面启动

为迎接下周一可能的“大客流”,各医院连日来再度“织紧、织密”防疫线。

屏幕快照 2020-02-28 下午10.45.33.png

九院要求,门诊各科急诊台面医生必须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等核心制度。疫情防控期间,为加强急诊医疗力量,九院还要求各科派副高及副高以上医师在院24小时值班。

为减少人员“聚集”,九院在做好新冠科学防控基础上,还推出一系列人性化服务举措,包括:“在线流调”减少排队,即预约就诊人员可通过微信号、官网、微博和医院门诊入口处提供的流调二维码,提前完成流调,减少入院排队筛查等候时间;对部分住院患者启动“医生动、患者不动”服务,即当门诊医生确定要收治患者同时,由病房派护士在门诊对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提前完成流调和陪客证办理工作,同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减少就诊人员院内往返。

近日来,九院的日门急诊量保持在4000人次,约为往年同期的30%。为进一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2月初,九院微信号也已上线在线预约门诊服务,患者可根据预约时间进行一对一免费咨询,对出院需随访患者提供在线随访服务。

屏幕快照 2020-02-28 下午10.46.15.png

目前,九院在线接受预约门诊的咨询医生31位,预约出院随访医生11位,在线门诊已开放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门诊、皮肤科和激光美容科等大众需求量较高的科室。

首家儿童互联网医院挂牌,多家医院启动“线上、线下两线发展”

疫情特殊时期,医院对访客、陪客制度也有所限制。近日,上海市儿童医院试水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开通“视频探视系统”,家长可在线预约与医护人员直接通过视频沟通,也可与患儿进行互动。

屏幕快照 2020-02-28 下午10.45.52.png

“月月,你看见爸爸了吗,你的身体已经不怎么黄了。”下午3点,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史婧奕按照与患儿家属约定的时间,拨通了视频电话,接通后,屏幕中的患儿父亲几乎紧贴着镜头,恨不得探出身来摸摸孩子的小脸。这是上海市儿童医院病房视频探视系统试运行后第一个连线的家庭。

月月出生不久就被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2月21日,儿童医院普外科与华山医院肝移植团队合作为孩子完成了亲体肝移植手术,母亲捐肝救儿。

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称,医院服务的是儿童,如何既能按防控要求严格管理,又能通过创新举措,为家庭提供人性化服务,一直考验着医院管理者,开发视频探望系统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模式增进服务温度。

视频探视系统将在该医院新生儿科等无陪病房运行,家长可在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就医服务”模块中预约这项服务,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与医生沟通,与住院孩子互动。

就在今天,上海市儿童医院获得市卫健委颁发的互联网医院牌照,成为上海首家公立儿童互联网医院。于广军介绍,儿童医院正在分步实施互联网医院建设,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专科咨询在线服务、长三角儿科视频联合门诊、视频探视等服务举措,也是医院统一规划中的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块。

近日,还有一场特殊的气管插管术操作演练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院区)手术室上演,两位身穿防护服、戴着防护眼镜和面屏的麻醉医师在为一位即将手术的“患者”插管。短短3分钟,两位麻醉医师在严格的防护标准下熟练完成插管操作。

这是肿瘤医院麻醉科针对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急诊手术开展的气管插管模拟演练。

“当一些特殊病例需要紧急手术时,成功的麻醉插管可以更好为手术患者保驾护航。”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张军教授称,随着医院住院、手术服务陆续开展,有相关需求的手术患者会越来越多,模拟演练是为后续临床工作正常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