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机构开启“两线模式”护航生命 | |
2020-03-28 06:34:37 作者:唐闻佳 |
图源:视觉中国
为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上海各级医疗机构正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诊疗服务”的原则,加快恢复日常医疗服务。
这是记者27日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获悉的消息。同时,本市37家市级医院积极开展线上咨询服务,截至3月23日,各家医院的咨询平台累计访问量达227万余人次;截至3月24日,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累计接听咨询电话1.7万余个,全市各级医院创新开启“线上、线下”两线模式守护百姓健康。
自3月2日起,上海各市级医院在普通门诊全面恢复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专家门诊,住院、手术服务有序开展。目前,市、区两级医院业务量呈加快回升态势,与疫情前相比,近一周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和手术人次分别恢复至70%、65%和4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与疫情前相比,恢复至76%
门诊恢复正常,手术量逐步回升
自3月2日起,上海各市级医院在普通门诊全面恢复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专家门诊,住院、手术服务有序开展。目前,市、区两级医院业务量呈加快回升态势,与疫情前相比,近一周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和手术人次分别恢复至70%、65%和4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与疫情前相比,恢复至76%。
在确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全面恢复门诊服务,门诊人次快速恢复。3月以来,急诊就诊人数也已超去年同期的60%,重症、危重症已超过70%。目前,中山医院所有病区均已恢复收治病人,与同期相比,在院人数恢复至80%以上,其中上海本地病人数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0%以上。
疫情期间,中山医院急诊及重症患者的手术和抢救工作均正常进行,保障急性心梗等危重症病人获得及时救治。中山医院还逐步开放择期手术,并优先为肿瘤的限期手术患者及时提供诊疗服务,近一周来,日均手术达300余台次,总量达到去年同期75%以上。
疫情之下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正常诊疗从未“停摆”,早在大年初七,瑞金医院的大部分专科门诊就已恢复正常诊疗,2月下旬以来,眼科、口腔科、五官科、内镜中心等部分防控高风险科室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陆续恢复正常门诊,住院、手术、透析、放化疗等服务也有序开展。
3月以来,瑞金医院手术病房床位基本收满,目前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对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患者,各外科科室在严格防控的基础上尽快安排手术治疗,做到“应收尽收”。
血透患者免疫力较低,属高风险人群,疫情期间,为确保医患零感染,瑞金医院血透中心形成了“五位一体”防控策略,包括降低人员密集度、实施错峰就诊、防控关口前移等。
竭力确保血透、肿瘤等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血透中心是末期肾脏病患者每周必到的地方,这条“生命线”停不了,也慢不得。血透患者免疫力较低,属高风险人群,疫情期间,为确保医患零感染,瑞金医院血透中心形成了“五位一体”防控策略,包括降低人员密集度、实施错峰就诊、防控关口前移等。为避免输入性感染源,医院还组建了CRRT(血液透析)储备小组,调动全院CRRT机器,进行全院床旁CRRT治疗,做到疫情期间不停诊,誓守“净土”零感染。
肿瘤患者的治疗同样不能停滞。疫情期间,瑞金医院血液科床位使用率保持在九成以上,考虑到急性白血病等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延误治疗会危及生命,血液科还在清洁病区特辟有清洁保护罩的单人病房,以起到隔离作用,让患者得到安全且持续的治疗。与此同时,为减少患者跨区域流动,上海瑞金血液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形成联动,让外地患者能在居住地及时接受治疗。
此外,瑞金医院肿瘤科、放疗科在疫情中也一直与肿瘤患者并肩战斗,大年初四就恢复了正常诊疗,通过各类网上咨询、科普,为肿瘤患者保驾护航。
本市各级医院将在确保院感防控前提下,持续增加门诊号源和开放床位,加快手术排期,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断提升临床收治能力。上海医疗系统也将充分依托医联体,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落实分级诊疗,分类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筑起多重保护“防火墙”,确保患者安全
为保障患者安全,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通过患者分级与技术分级开展风险评估,对各级别风险分别采取相应的感染管控举措。自开放普通门诊以来,该医院从大门到门急诊楼设置了三重测温和流行病学史调查关卡;通过开放六种预约途径、院前在线预检和分诊等,引导患者错峰来院,减少在院逗留时间。
截至目前,该院门诊所有科室均已恢复,手术、有创操作、内窥镜等技术项目几乎全部开展。与此同时,各科室也纷纷为患者筑起多重保护“防火墙”。比如,麻醉手术科严格区域划分、优化消毒流程,对手术人员加强院感培训。
初春是胃肠道疾病高发时段,在这家医院里,作为感染风险极高的内窥镜室也未曾完全停摆,而是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让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消化道异物等急危重症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针对妇产科患者和儿童保健门诊的患儿,医院还特别设置了专用流调通道,由专梯直达诊区,在这个独立区域,挂号、付费、看诊、检查、取药甚至小手术都能一门式“搞定”。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本市各级医院将在确保院感防控前提下,持续增加门诊号源和开放床位,加快手术排期,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断提升临床收治能力。
与此同时,上海医疗系统也将充分依托医联体,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落实分级诊疗,分类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进一步落实延伸处方、长处方等便民利民举措。
作者:唐闻佳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