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热,传递了哪些重要信号? | |
2020-04-04 08:42:09 作者:苏颋为 |
因为新冠病毒,所有人对自己的体温顿时很在意。上海正在升级建设的发热门诊与发热筛查体系,也让发热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发热到底提示了一种什么样的身体状态,如何科学应对?今天就来说说所有人都太熟悉、却不一定完全正确认知的这件事——体温与发热。
神奇的人体:自带体温调节功能
“体温”这件事情从原则上讲,即便是最小的病毒也可以测,只是没有什么意义。病毒的“体温”就是环境温度,也就是说,病毒并没有自己调控“体温”能力。物种一直进化到爬行动物(龟、蛇、鳄鱼等)依旧是“冷血动物”,也就是不能依靠自己调节体温。因此蛇、龟等在寒冷的冬季选择冬眠。
进化树自鸟类以后,便有了自主调节体温的能力,也就是说,可以不顾环境温度,维持自身的体温,从而使这些生物能够适应更为严苛的环境。人类之所以可以走出非洲,在旧石器时代就遍布全球,维持稳定体温的能力是一个先决条件。
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人体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低温环境中维持体温的能量从何而来?二是在高温环境中如何降低体温?
第一个问题由身体内部的能量消耗来完成。其实,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感受到大冬天进食后就会感到热乎乎的,这个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跑步运动以后觉得全身发热,这是由于肌肉运动而导致的体温升高倾向。
第二个问题也有办法。人类有非常丰富的皮下血管网,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开放血管增加散热,更有意思的是,人类有汗腺,可以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这就是运动后大汗淋漓的原因。
体温升高,身体发出的这个信号要接
人类调节体温的“司令部”在下丘脑,也就是说,由下丘脑来确定一个人的体温应该是多少。长期以来,我们的监测结果提示,人类的核心体温在静息状态下维持在36.7-37.3℃。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体温稍有差别。例如,婴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体温可以稍高;育龄期妇女在排卵期有一周轻度升高的体温;下午的体温会高于上午,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病理状态下(就是生病的时候),体温就变得有意思了。几乎任何一种炎症状态,都会导致“发热”。因为,所谓“炎症”就是一个病理状态,是以“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状态。炎症本身不是疾病,而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反应。肿瘤、感染、创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以表现为“炎症”,也可以表现为全身体温升高。这个时候就可以被各种手段测量到。
炎症状态下,人体可以分泌很多“炎症因子”。这时候,下丘脑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做出上调体温的决定。这个策略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方面,很多病毒、细菌、真菌在人体生长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长期进化的结果使这些和人类活动有关的病原体适应37℃左右的人体环境,而升高体温被认为是针对这些病原体的一种对抗性反应。
另一方面,体温升高的同时会导致人体疲乏,并且很容易被感知。这样一来,体温就变成一个监测疾病的重要手段。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有发热门诊,进出公共场所要测体温。但同时,体温升高也会带来各种不适反应,特别严重的例如日射病也会有生命危险。
体温升高了到底怎么办?
按照我们前面所说,体温的维持是升温机制和降温机制共同作用导致的。那么在疾病状态时体温如何升高呢?
首先,机体马上把降温机制关闭:你会感觉寒冷,四肢冰冷,多穿衣服也无法改善寒冷状态;同时机体也会打开升温机制,四肢肌肉出现不自主收缩(这就是寒战)。在体温升高早期,寒战和畏寒是最典型的表现。在这个时期,体温升高很难抑制,基本没有什么手段可以阻止体温升高。临床上会要求保暖,给热水从而升高体温。
随着体温升高达到预设调定点,寒战和畏寒的感觉就改善了。这时候由于升高的体温,人会感觉到疲乏、肌肉酸痛、头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
对于儿童来说,调节体温的能力不行,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体温过高,达到40℃甚至以上。如果年轻的爸爸妈妈稍不注意,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因此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四肢肢端温度,一旦四肢变暖就不能再盖着厚厚的被子了,要放开四肢,帮助散热。
使用“退热药物”后,体温的调定点被重新设置了,一般会在38℃左右。对于体温处于39℃的机体而言,把体温下降到新的调定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扩张血管,大量出汗。这时,一部分体质比较弱的患者出现头晕、耳鸣,甚至晕厥。一般医生护士都会关照大量饮水,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对低容量的保护。
在很多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明显升高的成年人体温是可以自行恢复的,或用冰袋在大动脉处冰敷,从而帮助体温下降。严重升高的体温(超过39℃,至少在38.5℃以上),可以使用具有退热作用的“消炎药物”。
请记住,“消炎药物”不是抗生素。
抗菌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都是“抗生素”,并不具备消炎作用。真正可以用来降低体温的是三大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包括了对乙酰氨基酚(克感敏、百服宁、泰诺等等),布洛芬(芬必得、美林等等)和环氧酶2的抑制剂(扶他林、莫比可等),前者作用迅速,后者作用稍久。
其实,真正“消炎”作用最强的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副作用也更多。
对于一个升高的体温是否值得使用药物是临床必需权衡的,因为这些药物都存在副作用。这些药物都是在体温升高到顶峰时候才用的,并且唯一的作用就是降体温,改善症状,本身并不具备抗病原体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医生常说的“能不用就不用”。必须要说的是,怀疑有重点人群接触史的,疫情期间有发热表现的,建议前往发热门诊,做好自我防护,以免延误自己的病情。
>>>相关链接
关于体温与发热的“敲黑板”知识
◆体温升高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治体温是没有用的,疾病痊愈,体温自然恢复正常。
◆不是每一个疾病都有针对性药物治疗的,在很多情况下,“退烧药”仅仅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疾病。
◆发烧这件事就是“寒战畏寒-发热-大汗”。在这个过程中,体温先从低到高,后从高到低。一般只需要用一次药物,如果最高体温并没有超过38.5℃,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
◆发烧代表机体有问题,积极寻找原因是治疗的前提,感染性疾病需要找到病原和病灶,肿瘤性疾病需要定性、定位;单纯的退热一定不是临床医生最关心的问题。
◆监测体温的时间点在体温最高峰(手脚发热时),体温下降后(大汗结束),需要记录体温以及测定的时间和用药。
◆观察两次“发热”过程中最高以及最低体温的体温值,以及数次最高体温的间隔时间,这些对于疾病诊断很有意义。
作者:苏颋为(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