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患者被中医“圈粉”, 方子传到海外,上海新冠肺炎定点机构中医早期干预几乎达100%
2020-04-05 11:00:18 作者:唐闻佳 高静

屏幕快照 2020-04-05 上午10.38.47.png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左)在市公卫中心投入紧张救治工作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今天上午通报:4月4日0-24时,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4月4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192例,治愈出院29例,在院治疗163例(其中1例危重),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24例;截至4月4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9例,治愈出院327例,死亡6例,在院治疗6例(其中5例危重),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今天,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即将正式解除隔离,回家与亲人团聚,而还有一批医务人员依旧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就已投入新一轮的紧张救治工作中——作为上海市中医药防控新型肺炎专家组成员之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他此前经常来会诊的地方,随着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压力与日俱增,他索性选择长期驻守这里,与死神赛跑,救治患者。

自主研制“扶正通络方(颗粒)”,改善重症患者肺纤维化

“在隔离病房内,目前中医早期干预几乎达到100%。”张炜介绍,早期干预,早期袪邪,截断扭转,目的就在于阻止疾病转化为重症。自3月16日张炜“进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工作,经治患者无一例转为危重症。

此次常驻公卫,让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约占在院患者5%)。如何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危重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肺部出现大面积的纤维化,如果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会出现呼吸衰竭,直接危及生命。

自SARS以来,张炜就致力于肺纤维化研究,以络病理论为切入点,提出“肺气络伤”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经过13年潜心钻研并不断完善,研制出扶正通络方(颗粒),该项目受到上海市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这次,他将此药方带到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身边,吴老伯就是受益人。

吴老伯收治入院后,肺部弥漫性纤维化达95%以上,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呼吸频次只有35次/分,氧饱和度还剩85%,心肺等功能也相继出现损伤。“经抢救,人是救回来了,但一刻也不能脱离呼吸机。”张炜一改以往治疗方案,引入自己的专利——扶正通络方(颗粒),配合俯卧位通气,在专家组共同努力下,辨证论治,老人中药喝了三天,外加俯卧位通气用了一天,复查CT提示肺部纤维化明显好转,气胸吸收。

“幸福来的太突然,这比发一篇5分的SCI文章还要开心。”张炜高兴地说。

如今,吴老伯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身体也在逐渐恢复中。

境外患者被中医疗法“圈粉”,方子还传到了韩国

张炜的救治“美名”不仅在危重症救治患者口中流传,更受到境外输入患者的点赞。

据他观察,境外输入的患者与国内的本土病例相比,有两大特征:

第一是肝胆湿热重。长期饮食习惯的原因,“热”与“燥”在境外输入的病例中表现明显,“我们更注重养阴清热,针对燥热的情况,通过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恢复人体阴阳气血,滋阴补气,并配合清热的药物双管齐下。”

第二是严重焦虑,“许多患者来了之后,异常紧张,坐卧不安,主诉很多。”针对这一情况,他们采用中医情志疗法、中医呼吸康复导引锻炼等方法缓解其焦虑情绪。对特别焦虑的患者,还在中药汤剂里加入甘麦、大枣、合欢花、玫瑰花等中药材进行干预。

“一位华人患者通过我们综合干预后,第二天再去看他时,整个人的生机也恢复了。”美籍白人患者在亲眼目睹中医药显著疗效后,直接“路转粉”,主动要求喝中药,直呼“Amazing !”

中国疫情不断向好,而全球疫情告急,张炜拟就的高危人群曙光中药预防方,目前已在韩国等地进行应用,圈粉国外友人无数。

作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炜还牵头发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诊治新冠病毒肺炎应用研讨会5场,单场听众达上万人次,张炜希望要将上海中医抗疫的方法与经验复刻给更多同仁,全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截至3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派出的3批共36人援鄂医疗队队员已平安凯旋。


作者:唐闻佳 高静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曙光医院供图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