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灵敏科学,上海医疗机构“监测哨”持续升级,构筑充满韧性的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2021-12-05 06:21:08 作者:唐闻佳

big (3).jpg

▲目前上海已有156家核酸检测机构,最大检测能力单人单管已达91万份。本报记者 袁婧摄

12月2日,上海报告2例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作为首诊医院,经全面消毒后,12月3日清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发热门诊再度“亮灯”,与遍布全市的127家发热门诊及220多家社区哨点诊室一起构筑“最严防疫线”:24小时不“掉线”,随时准备“触网”启动,以快速、灵敏、科学的战疫姿势守护全城安全。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上海作为重要口岸城市和对外开放门户,必须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

贯彻落实十一届市委十二次全会精神,上海因时因势持续优化疫情防控策略,通过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更加深入的精细化管理,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更好守护市民健康和城市安全。

事不过夜,以最短时间最小影响完成“动态清零”

与病毒赛跑,事不过夜,已成为上海战疫的一大工作原则。

就在昨天,市卫健委发布消息,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系12月2日确诊病例2密接。关于这波疫情,12月4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截至12月4日9时,累计排查12月2日本市确诊的2例本土病例在沪密切接触者266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其中1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2月3日已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余265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1147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在沪筛查人员68021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有市民留言,每每看到这些数字就很感动,“不晓得又有多少人度过了不眠之夜”。

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整个疫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始终坚持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综合防控,第一时间排查,及时阻断传播途径,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全力做到“四早”。

进入秋冬,疫情明显反复。如同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就11月25日上海新增3例本地病例时所言:“上海这次疫情的发生,应视为全国秋冬季常态化抗疫的一个场景,将来我们也许还会再碰到类似的遭遇战,如何做到在最短时间、并以对市民影响最小的方式完成动态清零,将是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做强“监测哨”,有韧性的防疫体系“因时因势优化”

在上海,经历一次次“战疫大考”,医疗机构“监测哨”持续升级。遍布全市的127家发热门诊,以及发热哨点诊室、药房等落实严格的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和社区发热哨点诊室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不断提升筛查和监测预警能力,并落实严格的隔离排查和后续调查等处置措施。同时,各级医疗机构时刻保持对“院内感染”防控的警惕,对住院患者和陪护管理常抓不懈,严格落实日常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犹然记得,11月25日是周四,“3例病例导致上海20多家医院闭环管理”的消息一度刷屏朋友圈。待48小时两次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后,医院悉数解封,也迎来最特别的“周六清晨”:上海各大医院纷纷加开周末门诊,手术室、检查检验室开足马力,满足市民的诊疗需求。

两天两夜里,很多细节让人难忘:20多家医院悉数配合上级密接协查要求进入“闭环”后,医疗并未停摆,每则医院“公告”的结尾都专门加上一句话——“互联网医院照常”。截至目前,本市已批准设立76家互联网医院。

与此同时,没有“闭环”的医院,也接过兄弟医院的“接力棒”,一大批血透患者经多方沟通延续治疗。有韧性的防疫体系可窥一斑,其会“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策略,守护人与城。

赋能每一个人的“疫”识,防疫没有局外人

防控策略的背后,是加速构建的科学支撑,包括疫苗与药物储备、公共卫生及医疗资源储备等。

据市卫健委的数据,目前全市已有156家核酸检测机构,最大检测能力单人单管已达91万份,为落实高风险岗位人群筛查、市民愿检尽检等需求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此外,于11月30日迎来成立一周年的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也正快速推进“全链式”科研共享平台建设和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为本市打造一支“科研战疫尖兵”。

与科技储备、平台建设同步提升的,还有每一个人的“疫”识。近期的疫情再度发出强烈提醒:及时发现、立刻进行隔离治疗、同步开展排查这一系列动作,对实现“跑赢病毒”的重要意义。

正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凡所言,战疫没有局外人,作为常态化防疫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四方责任,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每个环节、每个领域、每一个人把自己应落实的防控要求都不折不扣、在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做到位,哪怕有一些散发疫情,都是有底气和信心应对的。”

多名公卫专家也再度提醒广大市民,冬春季节病毒传播绝不能忽视,除了接种疫苗,要延续已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如有发热、咳嗽、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佩戴医用口罩立即到发热门诊就诊。


  作者:唐闻佳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