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被遗忘!电影《排华法案》即将上映,华人用抗争赢得了尊敬
2018-05-16 09:11:34 作者:吴钰

捕获.JPG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华人在美国的经历,以及亚裔在美国的生活,那就是排斥。”近日,艾美奖获得者、电影制片人里克·伯恩斯和虞丽幸(音译,Li-Shin Yu)拍摄的纪录片《排华法案》宣布将于5月29日晚在美国公共电视台(PBS)进行长达两小时的全国播放。这段在美国鲜为人知的华人辛酸史,终于被揭露到了公众面前。

1882年5月6日——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移民潮来袭前夕,时任总统切斯特·阿瑟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这项法案在当时鲜有人关注,却对后世造成了深远影响。

它禁止中国工人和中国公民入籍——这是美国首次针对特定族群制定移民法。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的《排华法案》,使10多万定居在美国的华人陷入了漫长的孤立。当时中国饱经战乱,许多劳工被招募到美国投入加利福尼亚淘金热、跨大陆铁路修建等大工程,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只得忍气吞声,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更屡见不鲜。

“这不是简单的移民故事,”伯恩斯1月曾在美国电视评论家协会(TCA)上这样说;《南华早报》则直接将其评价为“美国梦的污点”。伯恩斯和虞丽幸在《排华法案》纪录片考察了《排华法案》产生的背景和导火索,以及它对美国文化和身份,经济、社会、法律、政治等各方面持续至今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华裔虽然在美国被剥夺了投票权,但华人并没有放弃抗争。

比如,《排华法案》在1892年进行了扩展,要求中国移民必须随身携带“居留证明”,否则就将面临驱逐出境。但超过10万名华人都拒绝登记这一歧视性文件。

华人还提起过约1万起诉讼,争取到了出生公民权、基础教育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在抵制歧视性法律的过程中,华人用最积极的行动,定义了自己的身份。”执行制片人斯蒂芬·龚说。

2.JPG

1898年,华人Wong Kim Ark争取到了出生公民权。

经淘金热推动,美国的西部在19世纪40年代获得了惊人的开发,为其崛起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恰逢中国珠三角大量劳工因鸦片战争引发的动乱而背井离乡。1848年至1882年,30多万名吃苦耐劳的华人来到美国,从事采矿、筑路、农业、餐饮、洗衣等行业,为美国经济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金矿枯竭,失业蔓延,华人成为了白人劳工仇视迁怒的目标,政客们更不遗余力地煽风点火。美国人忘记了,加州能够贯通流转财富的铁路,“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被称为中国人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所表现的忠诚和勤奋。”

“加州是美国其他地区更大规模行动的先声……这部电影在重要的时刻问世,它讲述我们的人民做了什么……”历史学家凯文·斯塔尔曾在此前的放映活动中评论。1869年,中国的廉价劳工帮助美国建成了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但恶毒的种族主义也与之同时迅速传播,并因1870年代的经济危机被激化。突然之间,“中国问题”成了美国政治的焦点。

《排华法案》获得通过,种族清洗的暴力行为成倍增长,从怀俄明州到俄勒冈州,美国300多个城市都掀起了反华风暴。该法案还鼓励了其他歧视性法案产生,华人被禁止在美拥有房产、禁止与白人通婚、禁止在政府就职、禁止同白人在法院对簿公堂……

美国旧金山湾天使岛国家公园(Angel Island State Park)的天使岛移民站(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就以冷血高效地实践《排华法案》而著称。1910年至1940年,这里成为了约17.5万华人移民的“处理站”,留下无数人的血泪,华人经常在经过痛苦的审讯和拘留后,无端被遣返回乡。

3.JPG

来自中国的妇女儿童在天使岛移民站等待自己的命运

1917年,歧视对象扩大到了更多亚洲国家。有激进观点指出,60多年后,美国国会废除《排华法案》,也并非良心发现,而是担心日本在二战中发动宣传攻势,挑拨中国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即使在废除《排华法案》后,美国每年仍然只接纳105名华人移民,直到1965年,获得参议员泰德·肯尼迪大力支持的移民法案才改变了这一政策。

2012年,经过亚裔团体多年的努力,美国参众两院以全票通过《排华法案》道歉案。130年后,美国终于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的《排华法案》道歉。但这不是终点。时至今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教授王灵智(音译,Ling-Chi Wang)等学者仍不断用各种方式发声抗,警醒世人美国各行各业对华人显性隐性的排斥。

捕获.JPG

1886年,一条美国肥皂广告对《排华法案》幸灾乐祸

这部《排华法案》播出和吸引更多关注,在当下都有重要意义。因为并非所有华人都还能铭记这段历史。虞丽幸(Li-Shin Yu)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曾组织一群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廉姆斯学院等顶尖大学的美籍华裔学生观看《排华法案》纪录片。看到一半时,他们不得不暂停电影,惊愕地感叹,他们得到了美国最好的教育,可竟对自己祖辈的遭遇一无所知。

历史不应也不能被遗忘。

编辑制作:吴钰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王彦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