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换脸术”走近大众,引爆亿级流量后为何令人担忧 | 文化视点
2019-02-27 06:40:33 作者:宣晶

GyOLBBM%3Dan99PJ9VmQuEcI2fI%3Db0ZmZNCrRQ4312z23YX1551160475551.gif

网络上曾经流传着“无图无真相”的俗话,然而PS技术却告诉人们有图未必有真相。人工智能“换脸术”更进一步,之前“保真度”很高的视频,甚至直播也不再可靠。“换脸术”并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沟壑,需要引起大众关注的是深藏其中的安全隐患、法律问题与伦理陷阱。如何拴住突破限制的冲动,又保持创新激情,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平衡

最近,一位“换脸哥”走红网络,他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杨幂的脸“贴”在了94版《射雕英雄传》里朱茵饰演的黄蓉脸上。换脸后人脸的轮廓、表情自然熨帖,毫无“违和”之处。以假乱真的“换脸术”诱发网友兴趣,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了1.1亿。遇上“换脸术”的不止杨幂,网上还出现了刘亦菲、刘诗诗、赵丽颖等人的类似视频,“换脸”似乎已成为网友消遣的一种方式。

然而,新奇有趣“换脸”视频走红网络,制作者享受新技术带来流量效应的同时,“换脸术”应用的边界在哪里,新技术的普及甚至滥用可能带来何种隐患,会否造成侵权、犯罪甚至互联网伦理上的新问题,也引起了专家重视。“AI技术发展使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一旦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型文化产品,注定会带来互联网的一场狂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M-lab主任魏武挥指出,喧嚣中亦须保持冷静,新技术驱动文化创意更新迭代之时,切忌滥用,更不能突破底线挑战公序良俗。

“换脸术”降低视频成本和技术门槛,成为现象级火爆应用之后,新问题出现了

视频换脸并非新鲜事,2015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为了让已故的保罗·沃克“回归”,制作方以保罗的两位弟弟为替身,运用动态捕捉和CGI动画的方式,让他的身影再度出现在银幕上。影片第15分钟左右,出现了第一幕“重塑”保罗·沃克的影像,剧组通过“换脸术”将保罗的面部表情移植到替身上,完全骗过了观众的眼睛。当保罗在片尾《see you again》的歌声中驾车远去,这部“爆米花”电影添上了意味隽永的悲情色彩。《速度与激情7》不仅赚足了观众眼泪,也以15.16亿美元的成绩昂首跨入全球票房前十。

电影中的“换脸术”虽然高超逼真,却不会让普通人担忧。它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工与后期特效成本,更需要专业的剪辑技术才能实现,这意味着精准“换脸术”不可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然而,随着近几年AI技术不断突破与普及,“换脸术”在互联网应用上一路飞奔,来到了大众眼前。

2017年,一个名为Deepfakes的匿名用户在论坛上公布程序代码,不厌其烦地分享了制作换脸视频的教程,还附上深度学习代码和相关数据集,从此简单易用的“换脸”视频出现了。普通人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些数据,运用相关技术,就能制作出以假乱真的换脸视频。“Deepfake”一度成为“人脸交换技术”的代名词。瑞士科学家尝试用最前沿的人脸识别系统去识别假视频,结果错误率高达95%;德国和意大利科学家的联合研究小组测试了1000段“换脸术”视频后发现,普通人必须通过特殊训练,才能鉴别真伪。

新技术驱动文化产品更新迭代,理想的应用场景本是大幅降低某些视频制作的成本和技术门槛,但事实上“换脸术”迅速被滥用到一些灰色地带。得到人工智能软件“加持”后,这些栩栩如生的“Deepfake”视频在互联网上蔓延。好莱坞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曾预言:“让任何一个人成为这项技术的攻击目标只是时间问题。”过去一年,斯嘉丽的脸已被叠加到数十个情色视频中,其中一个“走光”视频被观看了超过150万次。遭受同样困扰的还有盖尔·加朵等一批女演员,“换脸”已变成一种赤裸裸的“技术猥亵”。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换脸”目标,一旦技术被滥用,谁来把老虎关进笼子?

“换脸术”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在于新技术近乎“零门槛”,这也意味着任何一张脸都可以被“简单”替换。试想,有心人收集了你的照片,就可以随意把你和任何视频结合到一起,然后在社交圈里散播,那场面何其令人胆寒?一家英国科研机构预测,2019年将是恶意“换脸”视频频发的一年,甚至可能导致全球范围的恶性社会事件。

去年5月,美国专家针对“Deepfake”研发出一款AI工具,号称能够自动监测出“换脸术”——根据眨眼、呼吸和眼球运动等特征高效识别视频真伪。但以AI对抗AI真的有效吗?全球“换脸术”玩家一直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前不久德国纽伦堡大学发布了“Face2Face”应用软件。通过脸部捕捉和替代技术,使用者可以在视频对话中进行实时动态“换脸”,因此被网友质疑或将成为网络诈骗的帮凶。

网络上曾经流传着“无图无真相”的俗话,然而PS技术却告诉人们有图未必有真相。图片精修师俨然已是娱乐圈新岗位,流量明星花上几千块钱,请来一位修图高手,大长腿、人鱼线、完美无瑕的容颜几乎“立等可取”。社交平台上的“照骗”更早就比比皆是。“Deepfake”和“Face2Face”更进一步,之前“保真度”很高的视频,甚至直播也不再可靠。

“换脸术”并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沟壑,需要引起大众关注的是深藏其中的安全隐患、法律问题与伦理陷阱。目前,技术论坛已禁止相关讨论,视频平台则纷纷下架“Deepfake”。“严重侵权的‘换脸’视频或许会面临肖像权和著作权相关法律的追究,而这份责任极有可能落在影像分享的平台。”魏武挥说。AI技术驱动下,无论是科技创新者,还是内容创作者,都有突破限制的冲动。如何拴住“心猿意马”,又保持创新激情,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平衡。


作者:本报记者  宣晶

编辑:周辰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