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出任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北京法源寺》《生死场》等曾被她创新式演绎
2020-12-08 18:51:49 作者:童薇菁

timg.jpg

今日上午,文旅部人事司正式宣布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领导干部的任命。田沁鑫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就在一周前,由她担任总导演、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担纲主演的《红色的起点》(青春版)在中国大戏院首演。

田沁鑫为上海创作了诸多佳作,2018年9月,由她执导的上海戏剧学院学生版话剧《狂飙》,成功首演后一路“狂飙”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2019年7月,推出青年演员为班底的《红白玫瑰》和经典莎剧《威尼斯商人》。2018年起,她来到“演艺大世界”担任中国大戏院艺术总监,在她的主持下,“演艺大世界国际戏剧邀请展”连续向上海观众展现众多“世界首演””亚洲首演”好戏。

1111.JPG

今年,由她担任导演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在沪上演。这是一部用前沿舞台思维打造的现实主义题材佳作,在展现纪实性时不流于琐碎,强化抒情性时又不空洞,在舞台上展现了鲜活动人的生活。《扶贫路上》通过对黄文秀事迹的感人叙述,展现了奋斗在中国基层扶贫第一线的驻村干部、共产党员勇于担当、永不懈怠的扶贫精神。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田沁鑫,是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戏剧导演之一。她的戏剧作品,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内容涉及中国古典题材和世界名著的全新探索,形式注重当代艺术观念和东方美学相融合的舞台表现,重视舞台复杂时空结构的可变性和流动性转换,强调戏剧肢体语汇表达和诗化语言融合的表演,舞台视觉追求“形象魅力、姿态狂热”的东方美学表达。田沁鑫的代表作品有话剧《生死场》《狂飙》《赵氏孤儿》《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北京法源寺》,歌剧《长征》,歌舞剧《扶贫路上》,昆曲《1699桃花扇》,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等。

fa8964ea18c64b1dbb99a4086f4630f1.jpg

田沁鑫无疑是擅于用经典与青年对话的一位。“对于什么是经典,今天年轻的90后、00后们有着独特的理解,交给我们的使命,就是用创新的艺术手法,在他们与经典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去年,她带领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成为综艺节目中的“黑马”。《永不消逝的电波》《平凡的世界》《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等13个现实主义中国故事,通过“戏剧+电视”的创新手法迅速“出圈”,为互联网与荧屏注入了向上向善的力量。节目融戏剧演绎与历史讲述于一体,并首次在舞台上搭建了多空间的表演平台,带领观众沉浸式地走进历史的生动记忆,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用创新的手法阐释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田沁鑫始终在思考主旋律故事的时代化问题,她认为,传承中国故事,要入脑入心,要润物无声。

5fcef2dde4b036ed236c5d6d.jpeg

在今天的就职演讲中,田沁鑫说道,“我是1999年12月份进入剧院,到今年整整21个年头。这期间,我经历了话剧向西方学习各种戏剧思潮的时期,也经历了国内的话剧演出,从一张张送票到观众买票的阵痛期和市场活跃期,到国家步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文艺理念,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和文化自信的到来……今天,我站在全新的事业起点,思考的将不只是个人的艺术创作风格,而是剧院整体的艺术生产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首先就是要有公心,就是从剧院着眼,为剧院着想,其次就是要保持初心,保持对话剧艺术的热爱。”

文艺工作者遇到了最好的时代,同时更加感受到肩上的重担和责任。她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在四方面进行努力:提升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推动剧院艺术生产,以精品奉献人民,把艺术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带领剧院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舞台作品。


作者:童薇菁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