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宁波路276号:百岁金融老楼变身精品创客空间 | |
张晓鸣 | 2017-08-24 16:56 |
从人流如织的南京东路步行街往北步行数分钟,就到了宁波路。大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二十世纪初,这个地方曾是上海金融业的集聚地,其周围分布的大大小小钱庄有100多家。
最近,位于宁波路276号的优秀历史建筑——原上海钱业公会,迎来百岁生日。它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修缮成为创客空间,为创新创业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招租不到三个月,客户入驻率已达90%以上。
(一)钱业公会大楼历经百年风雨
大楼的故事要从上海滩钱业领袖——秦润卿说起。
1891年,年仅14岁的秦润卿从宁波到上海“协源钱庄”当学徒,1917年提升为经理,并兼“福康”和“顺康” 钱庄督理。自1916年起,秦润卿担任上海钱业公会副会长、会长,全国钱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解放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公私合营银行副董事长。1916年,秦润卿筹款十三万八千银两,购得宁波路、山西路的隆庆里房屋,1917年改建竣工,命名为“钱业公会”大楼。
上海钱业公会大楼是一幢简约古典风格的建筑。三开间立面,底层及二层较高,底层中央入口为券柱式,爱奥尼克柱头整体垂直方向壁柱直达顶层,三层阳台外挑,下有牛腿支撑,涡卷装饰,铁艺栏杆。三层顶部有文艺复兴式穗帘装饰。四层顶部为外挑檐板,左右有栏板,中部逐次高起形成中心。钱业公会大楼的一层曾经是当年的钱业市场,二层是会议室,三至四层为办公室和图书阅览室。还建有地下公共保管库。
目前,这幢大楼是上海国资运营平台国盛集团下属的一处不动产,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1922年,秦润卿主持将南市钱业公所和沪北钱业公会迁入钱业公会大楼。从此,上海钱业改变了南北钱业分峙的状态。上海钱业公会作为中国第一个同业组织,具有行业协会的性质,旨在制定行业规则,防范行业风险,维护同业自身的共同利益。在上海当时的几次金融风潮面前,上海钱业公会通过整合同业意志,凝聚同业力量,为维护上海金融市场稳定和行业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建筑可阅读”
漫漫历史长河,钱庄恰如一叶方舟,悄悄地远去。岁月轮回,历经百年风雨的钱业公会大楼早已饱经风霜,不堪重负。
“当时,大楼的状况相当不好,”改造项目设计师张燕智告诉记者,去年他们进驻大楼的时候发现,房屋沉降严重,大楼南面比北面低了40厘米;打开地下空间一看,过去的保管库里都是积水。由于历史原因,大楼之前长期外租,租客把它改造成了小旅馆。“这就导致室内空间布局混乱,楼层载荷有很大问题,”张燕智介绍,“旅馆需要建造很多卫生间,加上乱拉电线,对大楼内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因此,国盛集团决定聘请专业检测、评估和设计机构参与修缮工程。同时要求,在修缮工作中贯彻“三个坚持”: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故;坚持“建筑可阅读”,历史传承要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坚持通过功能重塑,解决功能延伸。
比如,大楼在历史后期被加盖了一层。对此,在设计初期,设计师提出,加盖部分与主楼风格差异太大,考虑到外立面形象,建议顶楼采用全透明玻璃屋顶,以营造一种通透阳光的效果。支持的人认为,类似的处理有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融入现代创意设计元素,使饱含时代历史人文气息的老建筑,焕发出后工业时代的青春活力。
但是,后来经过反复权衡,否决了这个方案。这主要是因为建筑保护专家提出,顶楼虽然是加盖的,但是同样具有比较长的历史,已经融入大楼的整体。另外就是使用玻璃屋顶,并不环保节能。而为了兼顾采光,设计师在顶楼增开了两扇天窗。这样,顶楼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变成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办公区域。
(三)保留更多历史元素
如今,修缮完成的钱业公会大楼在保留历史元素的同时,可谓焕然一新。
张燕智介绍,考虑到之前大楼与金融行业相关,整体采用最简单的黑白配色。同时考虑到钱庄的特点,采用大量的木色配以金边。之前积水的地下公共保管库,也不是一关了之,而是变成了电脑机房。他们还考虑与上海金融历史博物馆进行业务及信息对接,丰富展示内容。
在办公环境方面,每个楼层各具特色。比如,一楼整体采用工业感跨层Loft的设计衔接双层楼面,上下两层的场地空间,被巧妙地分割成了3间办公空间,从几人到几十人的企业团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办公环境,并设有接待区、会议室和咖啡吧等辅助空间支持团队的日常办公所需。其中大会议室和咖啡吧是全楼共享的空间。
未来,钱业公会大楼不仅要成为上海历史文化传承的一个亮点,也要成为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创业创新的优秀现代商业空间。如今,大楼的租金价格超过了周边办公楼,但是前来洽谈的创业者依然络绎不绝。
同时,破旧不堪的小旅馆重新焕发出光芒,也让周边居民受益。当初,不少居民觉得大楼修缮期间带来了很多不方便,但看到修缮后的大楼,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小旅馆搬走了,环境高档了很多!”
对此,国盛集团副总裁哈尔曼表示,国盛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目标,通过做深做细,将历史保护建筑重塑为“精品创客空间”,钱业公会大楼项目为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不仅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实现了国有资本的放大功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摄:袁婧
来源:文汇 |
责任编辑:孙欣祺 |
频道邮箱:whapp4@wh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