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WS,是艺术的投机还是街头的胜利? | |
史盖世 | 2017-04-01 07:38 |
近日,KAWS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展览“始于重点 WHERE THE END STARS”首日,同时发售KAWS X AIR JORDAN 4的合作球鞋。一“鞋"难求。
KAWS本名Brian Donnelly,1974年生人。百度上给的标签是街头艺术家,维基给的是街头艺术家/设计师,这个很有意思。作为排得上名次的街头艺术家来说,KAWS无疑是一个值得被讨论的现象。
当下我们称为艺术的东西,在艺术史的长河里,很多时候和纯精神的“艺术”的关系界限在哪里?他们最终变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或挂在有些人家里展示风雅的点缀。而像KAWS这样一个以商业著称的“艺术家”及其成名于街头的作品,我们该如何评价?
KAWS 90年代从家乡泽西来到纽约,通过在广告牌上绘制涂鸦走红,之后更是在巴黎,伦敦,以及东京“攻占街头”。其中代表则是双目为XX的骷颅头卡通形象。通过一路和大牌们的合作以及潮流品牌的推崇缓步走了正统艺术的殿堂。等等——看似是这样,但是更乐意说的那个逻辑是,他从一名涂鸦爱好者变成了卡通制作者(曾为迪士尼的《101忠狗》电视系列工作),海报设计师(大牌合作的海报),服装设计师(自主品牌Originalfake),一路靠着商业的合作形式转而成为了一名“艺术家”。
以各大时装品牌的海报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而其中最有先见之明,主动找到KAWS合作的则是DIESEL。
余德耀美术馆的展览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去年贾科梅蒂的中国首展就是在这里。因为场馆空间很大,本以为KAWS的大型雕塑放在这里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进了场馆还是感觉有些局促,个人看来Companion系列是一个以孤独感为基调的卡通形象,巨大的“雕塑”应当以更硕大的空间来陪衬。
在雕塑的创作概念中,我们需要360度地去观察和制作,尽量确保雕塑的每一个角度都是漂亮的。米开朗基罗教科书式的大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过去,大卫都是具有美感的。当我绕到巨大雕塑后面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屁股——不过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会特意走到雕像后面观看。Comapnion系列雕塑与大卫塑像或许没有可比性,但这不禁让人反思,当代艺术是否在某种程度上站在了古典艺术的背面?
第二个展厅是布面丙烯为主的绘画以及印刷作品。
KAWS应该本身还是一个有情怀并且热爱艺术的人。2013年在品牌Originalfake上升之时关闭,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13年后他的布面绘画数量开始上升,并且尝试了许多形式和结构上的改变——虽然就目前来看,平涂居多,也没有很多突破。
街头的涂鸦艺术一旦进入画廊便宣告了其原始生命的终结。来自街头的艺术创作者是否能够通过商业运作以及粉丝支持,登堂入室修炼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中国书画多从佛学和老庄哲学思想而来,继而有了同个人的品行修养,心里状态休戚相关的禅画和文人画。尽管也有作家画与院体画,但百年间国人多推崇的是文人画;而在西方艺术系统中,早在远古时期,绘画就是用来在岩壁上记录狩猎所用,或者在陶罐上修饰的纹样,是生活用;到中世纪时期,绘画,雕塑,是宗教的附属工具;文艺复兴觉醒,大家辈出,油画作品成为客人向画家(匠)订制的订件,成为大家族屋中所挂的商品。
大概在几个月前我还是讨厌安迪沃霍尔的,我更偏向称呼他为“会画画的社会观察家”而非艺术家——然而在美术馆看到拍照的人群,觉得自己太不通透。
不能责怪20世纪以安迪沃霍尔为首的波普艺术和流行文化。除了上面所说的订件,在欧洲,代表新艺术运动的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为商品绘制广告画),混迹巴黎红磨坊的艺术家们,还有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Salvador Dalí(和珠宝时装品牌合作,传说倒卖高仿画作),哪怕是这些在艺术史上留名的艺术家们,都有意无意地模糊着艺术与商品的定义,就连行为艺术这样的抽象形式,都有来者如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穿着纪梵希拍摄VOGUE封面。现在,看那些和巨大玩偶合照,排队买球鞋以及周边产品的队伍,不得不承认,这是艺术阶级平面化的时代,这是任何事物可以通过商业转而为艺术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出名十五分钟的时代——这是一门生意。
既然观众有了,话题够了,百年前富甲一方的大家族变作如今的追随者,愿意买能够复制且相对廉价的“艺术品”,艺术家商业化说得通,没毛病。
或许艺术从来都是商业的。在这个年代,我们无法挽住飞快奔腾的物联网,消费习惯,审美价值,以至于艺术品的门槛,艺术与商品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
一个例子。
杰夫昆斯Jeff Koons,作为八十年代以来最成功的商业艺术家中的佼佼,在新表现主义艺术盛行的70年代美国,他作为“先锋异类”被市场冷落,而为了坚持艺术创作,他在华尔街当起了证券经纪人——这段经历让他比其他艺术家更具有商业头脑和对于金钱敏锐嗅觉。而后八十年代的美国,富于社会里的人们不可抑制的消费恋物风气成为了杰夫昆斯艺术灵感来源。圈中大拿以及商业巨贾如洛杉矶著名地产商,拍卖行老板,希腊建筑业巨头等,都是他的贵人,自此使他成为了安迪沃霍尔之后最重要的波普艺术家。
诚然,像KAWS,杰夫昆斯,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村上隆这样以商业著称的艺术家们,提供着有趣且容易感知的艺术商品给我们,作为观众、消费者,我们是否在观赏的同时承担起一个真正观众的责任呢?在看这些颜色鲜艳并且好懂的卡通画的时候,是否好好思考——你排了两个小时队买的搪胶人偶,的确是合格的艺术品么?
看完展出来的时候,门口左手边买球鞋的队伍丝毫热情不减,而右边看展的队伍已经散去,不知道KAWS看到又会作何感想。
同样来自街头,英国传奇街头“艺术家”BANKSY以富有深远意义的涂鸦作品成名,对社会,环境以及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命题以纸板涂鸦(大部分)的方式呈现。讽刺地是,BANKSY不承认自己是一名艺术家——哪怕我们强加了这个头衔给他。这里再引用知乎上昭公子讲的一个例子:2013年10月,BANKSY在纽约逗留一个月,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就是把自己的真迹在中央公园60美金一张卖,只有三五个人来买。第二天他通过个人网站公布这个事情,买到真迹的人欣喜若狂,一转手就是25万美元——所谓艺术的美学价值与商业价值,真是极大的讽刺。
有人说绘画已经消亡,劣质廉价的艺术让情况越来越糟。其实不要担心这些,历史总是分合的,当商业大于艺术的时候,车轴自然会承受不住这样的转速,观众也会厌倦肤浅。听摇滚的人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摇滚可以商业化,但是摇滚不能迎合商业化——这不同样适用于艺术么?
就在我想要收尾之时,英国发售KAWS X AJ4当日,著名球鞋店铺 Patta 的门口,前来登记的人数已超出店铺可控预期,无奈之下只得请来警察封锁街道,维持秩序,发售也被迫取消。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发售点当日,为了现场安全,警力部署周密,在开售之后两小时内,KAWS X AJ4黄牛价格已经过万。
这是商业的巧取?还是来自街头的胜利?见仁见智。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文汇 |
责任编辑:王秋童 |
频道邮箱:whapp6@wh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