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诞生》:欧阳娜娜被戏霸打压?这个节目的下限有多低?
宗城 2017-11-15 10:03

《演员的诞生》第三期前,王俊凯与章子怡互怼是最大噱头,但事实证明,它不过是一个幌子。王俊凯上这档节目,只是作为第一场戏的助演,他和章子怡也根本没有冲突,不过是嬉皮笑脸的戏码。

节目的最大争议点,不在王俊凯,而在于欧阳娜娜与郑昊的对戏。

欧阳娜娜何许人?一位天才少女、大提琴演奏家,曾是台湾“国家演奏厅”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演奏家。中途转道娱乐圈,先后出演《北京爱情故事》《破风》《王牌逗王牌》等片,也参与了些综艺节目。经历丰富,但只有十七岁。

原本以为和她对戏的也是年轻艺人,不料却是1976年出生的郑昊,一位和欧阳娜娜仿佛出自两个世界的老演员。不知道节目组出于什么意图如此安排,但事后证明,他俩的合作就是一场灾难,完全演砸了这场戏。

为这场灾难画上句号的是一个荒唐的结果——欧阳娜娜晋级,郑昊被淘汰。

欧阳娜娜很努力,从她后来与刘烨的对戏也能感受到她的潜力,但是,和郑昊的这场戏,她的晋级缺乏说服力,而专业评审对郑昊的点评,俨然一本正经说瞎话的现场教学。

这场戏,欧阳娜娜搭档郑昊,重新诠释章子怡1999年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整了一个所谓的后传。效果如何?章子怡的点评很客观:“你们两个人都演得不太好,不足够我摁下这一票。”

章子怡很失望,这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步点,两个人在一个场子里,却像各演各的、着急走人。欧阳娜娜操持着一副无神的表情,细节模糊,台词无力,而郑昊则拿腔拿调,找不到自己的节奏。整场戏的情绪推进很生涩,哪怕到了高潮点,也异常尴尬。

但这场戏更让人尴尬的是评委点评。评审团集体把话题导向对郑昊的批判,演技成为次要,是否戏霸反而成为争论焦点。郑昊则囿于身份,无法辩解。最终,他被投出局。

《演员的诞生》这一出,太像一次个体被集体恶意揣测、睁眼说瞎话而无法辩解的案例了。

首先是剧本,《我的父亲母亲》后传,这不是郑昊选的,他也知道选这个偏向性太重,毕竟是他自己演过的戏。

然后是搭档,让一个新人,而且是“情商高,演技差”的新人搭戏,这不但难为欧阳娜娜,也难为郑昊。因为两个人的表演层次、话语体系完全错开,所以根本不在一个拍子上。欧阳娜娜尬演,郑昊想要救场,但他一补台词,别人就说他戏霸。

评审团用什么理由淘汰郑昊的呢?戏霸、没做好传帮带、话剧腔、不够白纸……新人在这里仿佛成为政治正确,好像是个新人就是一张白纸,是个新人就该宽容演技。评审团对郑昊恶意揣测,却完全无视欧阳娜娜在表演上的差距。

如此,郑昊只能被冤死,尽管他也许并不在意,但这种施加给个体的无力感实在太阴森。

这不怪欧阳娜娜,结果不是她干预的,评审团的意见也与她无关。这一次尴尬局面,事出《演员的诞生》节目组。

读者不妨注意节目组的剪辑,关于郑昊的素材,节目组都在刻意引导观众把郑昊往戏霸的设定联想。关于欧阳娜娜,剪出的素材却塑造了一个被打压又不敢说话的白莲花形象。这个套路、这个偏向性,实在有失公允。

如章子怡所说,两个好演员交手,其实就像两个打网球的选手,你碰到一个好的选手,你的球会不断地接,然后有很多很精彩的回合。但郑昊和欧阳娜娜交手,就是一位世界排名前一百的网球手,遇上业余爱好者,如此搭档,怎么可能刺激出精彩回合?

和十八年前的原作比起来,郑昊本色出演,却也演得不好。拿腔拿调,做了一个很模式化的表演,表现不出人物情感细腻的一面,无法真正打动观众。所以,即便是昔日搭档章子怡也难以认可他的表演。郑昊的问题在于模式化,可欧阳娜娜的问题是全方位的,从台词到动作,从面部表情到情绪拿捏,欧阳娜娜确实像一张白纸,缺乏演技的白纸。看她的表演,就像在背台词,而不是表演。

郑昊和欧阳娜娜一演完,换到周一围和尹正,后者简直是艺术品。周一围一秒入戏,与尹正棋逢对手,高手过招,招招精准,点到为止,意犹未尽,两个字:享受。两场表演,对比可谓立竿见影。

郑昊与欧阳娜娜这两人表演上的差距,评委心知肚明,宋丹丹有点看不下去,坦诚评审团对郑昊过于严苛,推荐人张国立看到评审团围攻郑昊,也不禁疑问,他不认为这样一个小品能说明郑昊是戏霸。

问题是,为什么欧阳娜娜表演如此尴尬,观众投票也少于郑昊,专业评审却都投给她呢?

首先,欧阳娜娜占据了观感上的同情。演《我的父亲母亲》后传这部郑昊很熟的戏,就像在别人的主场打球,再加上她新人出道,在一个对新人要求相对低的节目里,给欧阳娜娜的同情分很高。

其次,评审团故意带节奏,把郑昊往戏霸的路子揣测,避而不谈欧阳娜娜的演技问题,盯着郑昊,专挑他的毛病,这进一步影响了专业评审的判断。

专业评审并非不会出错,像宋丹丹,她后来回看节目,还特意发微博给辛芷蕾道歉。理由是:录制时评委与演员隔得远,演员的一些细微表情很难被捕捉到,等看了成片,她才发现了疏漏。

再者,也许郑昊在戏外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他的档期问题,让节目组有意安排他输。各位留心评委们对郑昊的态度,非常微妙,甚至有点冰凉感。但对欧阳娜娜,他们就是典型的长辈看晚辈的感觉。

整个过程,评委被太多演技以外的因素干扰,以至于最后的评判都不以演技为标准了,他们想照顾新人,想压住戏霸,但他们忘记了这是《演员的诞生》。

宋丹丹评价欧阳娜娜,赞其情商很高。不止一个和她接触的人也有同感。但是,仅仅情商高,就能称之为演员吗?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做演员,去做社交部主任。

演技不行就是不行,演技不行可以练,拒不承认才最要命。目前为止,纵观欧阳娜娜所有角色,她只有一种角色能演好,那就是大提琴少女。为什么?她自己就是拉大提琴的,只是中途转行,进入演艺圈。

摆在欧阳娜娜面前的一个残酷事实是:她现在连大学的表演基础都没有。她现在有资源,有人捧,是因为她“天才少女”的人设和红火的粉丝团体。欧阳娜娜连续参加好几档综艺节目,团队努力维持场外新闻,为的就是让这个流量能维持的久一点。

这流量的泡沫,像一位少女的春梦,自以为长久,可就如同少女本身,岁月不饶人,根本无法久留。欧阳娜娜如果要扎根演艺圈,不只是玩票的话,我就一个建议——好好学表演,从基础开始学。

只是,不知道欧阳娜娜的团队是否有此决心,如若他们依然醉心流量,欧阳娜娜就可能被他们提前透支。欧阳娜娜也许能学到精巧的人情处事,能够修炼出美好人设,但她会在演技上被同辈拉大差距。十七岁不年轻了,十七岁的刘烨、十七岁的章子怡,甚至十七岁的杨幂,前人的例子一个接一个。

如今,娱乐圈对年轻艺人的宣传或塑造,过重情商、人设一面,却忽略了能令演员长久沉淀的真正力量。看看周一围,看看翟天临,底子好才是真的好,会做饭绝对不会饿死。

为人处世重要,但光有为人处世,演技不行,那也不是合格的演员。目前的欧阳娜娜,只是算一位优秀的社交家了。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李硕
频道邮箱:whapp5@whb.cn
8
还可以输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