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跨文化汇聚融合创新
2018-05-19 11:43:02 作者:何建华

53b1OOOPIC57.jpg

来到天津社科院参加今天的学术研讨,感到非常有价值意义。研讨主题围绕国学与跨文化,释义界定为:国学在本义上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而广义是指中国文化、中国学,除古典传统之外,还包括建国以来形成的新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腾飞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面对传统,我们应梳理出重要思想观念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同时,我们必须面对新时代的问题,在跨文化对话视域下寻求古代问题的现代诠释和转化,使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现代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案,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国学研究既要保持其传统性与本土性,同时也要彰显它的时代性与世界性。

围绕这一宏大主题,结合本人学习感悟,与大家分享三点心得所获——

一、新时代文化建设坐标系定位精准任重道远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世代传承、演化延续的生命基因,是价值认同、思维习性、生活方式、精神愉悦的集中体现,决定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怎样活着等本源特征。文化是观察与认识世界的思想力量,体现精神与信仰、理想与信念的力度、广度与深度,具有难以改变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一再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的40年改革开放,在新时代新发展新气象的今天,从中南海领袖到劳动大众,对大力推动文化建设上下同欲、目标明确,定位精准、任重道远,使命担当、聚焦发力,迈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黄金期”。

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愿景是什么?可多维度加以观察,个人认为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从社会主要矛盾看,文化建设应顺应新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解决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深入社会生活,提高大众素质,丰富文化涵养,不断满足精神层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看,文化建设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充分发挥“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的作用,凝聚民族精神与民心力量,使文化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支柱力量;

三是从“一带一路”建设看,推动并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发展,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与精神纽带,加强沿线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为深化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文化建设应当为民心相通搭建一座座彩虹桥;

四是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看,文化建设应当体现中华文明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在破局逆全球化思潮、缓解全球文化冲突上应当提供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观点、贡献中国方案,努力建设与人们命运共同体相呼应匹配的超越国家、种族、阶层、肤色的全人类跨文化共同体。

二、国学与跨文化研究助力文化汇聚融合创新

我昨天从敦煌来到天津,可以说是一次文化穿越。敦煌被称为文化圣殿人类敦煌千年莫高,道理何在?关键在于文化的力量。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学界研究达成的共识认为,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中西方文明在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塞重镇会聚交融,形成一种以中华文明为主、中西文明兼而有之的文明类型,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交流融合的典范。敦煌文化向世人表明: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同时存在、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用今天的视野看,就是国学与跨文化的古代人成功实践,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国学与跨文化研究、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解读样本与示范意义。

记得两年前,我与汤胜天等一同在燕园拜访我国跨文化学科开创人乐黛云教授,先生与我们畅谈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文化交流时空转化变幻,畅谈面对全球动荡不宁局面与文化融合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畅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及如何为全球文化融合发展作出贡献等,使我们充分领悟国学与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赵建永研究员师从汤一介、乐黛云先生,近20年来以道法自然、返本开新、转识成智为宗旨潜心研习国学、跨文化比较、传统现代化等多领域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由赵建永领衔天津社科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是作为学府殿堂的北京大学国学与跨文化研究的血脉传承延伸,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学术领域、智库建设上的一个协同发展创举,未来值得期待。

关于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个人的理解是以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中华文化为本为根为源为魂,以学术研究、对话交流、传播推广等实现“跨文化”。具体而言,这种“跨文化”,一是跨古今,即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问题,着力寻求古代问题的现代诠释和转化, 使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现代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案,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是跨中西,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延续至今的中西文化优势比较与发展路径课题,新时代国学研究既要保持其传统性与本土性,同时也要彰显它的时代性与世界性;三是跨繁简,即从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典籍著述中挖掘整理出有利于现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以简驭繁,返本归真,发挥效用;四是跨雅俗,即文化建设应当走出象牙塔,使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大众化,让既大雅也大俗的文化能够成为劳动大众的精神大餐,服务于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修养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国学与跨文化研究的要义,是在“跨”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汇聚、融合、创新——

关于文化汇聚。文化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复杂生态系统,在传播过程中不用文化系统或文化圈之前,就经历相互交流、碰撞、吸收、调整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文化适应。文化分化,就是原有文化系统中会分化出新的独立文化系统,常由文化冲突而产生。通过文化采借即对外来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的借用,加之文化涵化即通过文化接触实现文化融合、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积累与整合。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不断适应发展,文化生态实现自我进化,表现为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批判性选择、借鉴、吸收与融合。从文化生态的形成构造与平衡协调发展看,人类应当大力促动文化交流,汇聚不同文化的优势与力量,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关于文化融合。当下人类社会治理面临的一个焦点难点痛点,就是文化冲突还是文化融合。美国总统特朗普代表焦虑中的西方白人世界,向全球释放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等,激化了全球文化冲突与价值观撕裂。面对全球化发展难题,我国主张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文化应当共商共建共享,走融合发展之路。文化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在哪里?我个人研究所得:传承体现独特性,注重各自文化存续凸显个性特色;多元体现兼容性,尊重不同文化实现互鉴共生共存共荣;包容体现开放性,以博大胸怀海纳百川;可读体现人文性,细节精妙让人接受体味认知;温暖体现共享性,人文魅力温馨浪漫美好享受。

关于文化创新。聚焦未来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对文化建设提出明确目标,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瞄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发挥中华文明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运用文化的力量建设一个大同世界,这必将为文化发展提供新动能,开拓新空间。关键是文化创新,以全球人类社会治理的责任担当,努力共同建设全人类跨文化共同体。

三、生逢其时当代文化人责任担当与思想力量

今年11月,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的壮丽史诗,使中国从一穷二白、经济频临崩溃边缘的绝境中砥砺奋进,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到30%。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一发展趋势举世公认。

与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相对应的是,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依然偏弱,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亟待增强。一年前,本人曾做过一个《如何利用国际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现状、问题及建议》的专题研究,认为当今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我国在国际上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正面说得少、负面被夸大的境地。具体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表达的中国立场、提出的思想观点、展示的风采魅力,得不到西方主流媒体充分传播,与西方大国领导人在我国传播力度存在明显“落差”;二是涉及我国核心利益敏感议题比如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人权问题、民族问题等,我国的立场和观点难以为国际社会了解以获得理解与支持;三是我国改革开放创造的受到世界认可的“中国奇迹”、“中国故事”,在国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客观、公正、真实传播;四是我国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学术界“不够接轨”,在重要国际学术论坛上看不到或难以看到中国学者身影,听不到或难以听到中国声音;五是我国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社会变革中的新情况、突发性重大公共事件等,往往被西方媒体夸大传播,放大负面效应,引发国际社会误读误解误信。

有鉴于此,今天看来,大力开展国学与跨文化研究,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华文化全球覆盖面、影响力、贡献度的基础性工程,生逢其时的当代文化人,应当格外珍惜良好机遇,承担文化使命,勤学深思笔耕,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思想力量。如何推进国学与跨文化研究?有几点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回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等一系列人类难题的时代之问。正像乐黛云先生所主张的那样,跨文化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应关注人类发展的全球性前沿课题,开展宏观研究,拿出创新观点,证明自己是对的,才能树立中国人的学术地位,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二是以比较为坐标,进行古今中外、繁简雅俗的异质文化分析研究,在世界面前展示并凸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优越性特征,让中华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碰撞、吸收、调整中彰显魅力,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互鉴共生共存与融合发展。

三是以对话为桥梁,在与世界各国文化多元互鉴、共生共存中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当今世界,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冲突对抗愈演愈烈,世界自然而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给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机遇。应当广泛开展跨文化对话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植根于公认国际秩序原则之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认同。

四是以传播为路径,不断增强国学与跨文化研究成果国际传播、媒体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影响力。要想提升国际话语影响力,就要找人家都在关心的问题发声,才会产生共鸣和效果,如果你只讲自家“独门绝活”,人家听不懂也不感兴趣,自然也不会产生影响力;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人人传播时代”,应当敢传播、想传播、善传播,运用融媒体进行文化传播;大众传播就是要不断提升广大国民跨文化的知识水准、修养品行、道德操守、文明素养等,使满地球跑的中国人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新全球化利益再平衡、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维度进程中,更好地通过生命个体承载中华文明智慧,体现发展进步中大国国民良好素质。

以上如有不妥,敬请海涵指正。谢谢大家!

(作者何建华,系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此文系5月19日上午在天津社科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暨“新时代国学传承和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叶松亭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