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育新机、开新局!让聪明的外商都愿意来上海投资
2020-05-26 19:26:36 作者:唐玮婕

VCG41607990524.jpg

“为什么是上海?”这是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执行董事詹旭最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疫情期间,这家世界500强沃尔沃集团旗下的企业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把亚洲区总部搬到上海自贸试验区金桥片区,大幅度提升能级,管理的业务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上海一直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在当前全球战“疫”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资本都在寻找更安全的“避风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全国两会现场,“稳外资”成了一大热门话题。不少代表委员建言,缩减负面清单,不断放宽市场准入。这恰恰是上海正持续发力的方向——多措并举鼓励外商来沪投资兴业,推进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要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全面拓展,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累经验。

特殊时期,要在危机中育新机,而机会只会属于有准备的城市。

1150053957.jpg

吸引力:聪明的企业家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离岸贸易的境内结算,其实是地区总部结算中心全功能落地的关键一环,也是上海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必须突破的环节,”詹旭告诉记者,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东风,这家主要产品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的跨国公司率先在华探索新型国际贸易模式。

2018年,沃尔沃建筑设备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完成“一带一路”项下首单离岸贸易业务,把韩国工厂生产的设备直接发送到尼日利亚的港口,运输全部在海外发生,资金结算则由上海完成;短短一年后,制度创新再次升级,公司在相关职能部门支持下,又尝试非保税区企业离岸转手买卖,首单试点的是中国路桥集团在柬埔寨金港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业务的“堵点”一一打通,瞬间激发出澎湃的创新动能。截至目前,沃尔沃建筑设备在上海已完成50单离岸业务,运往“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和地区,带动整体进出口结算额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仅仅两年时间,企业营业额和税收就实现双翻番。

一家跨国公司的战略决策肯定会涉及方方面面的考量,但总少不了市场开放程度、营商环境这两大关键要素。“短短两年时间,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助力下,我们的营业额和税收实现了双翻番。”詹旭说,这些实打实的业绩,加上上海开放、优良的综合市场环境,坚定了公司深耕在此的信心,搬迁总部也就成了一桩“水到渠成”的事情。

沃尔沃建筑设备的案例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聪明的企业家不会放弃巨大的中国市场。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向记者详细分析了中国目前所具备的比较优势。首先,中国拥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公布的全部工业种类,能够满足简单行业和复杂领域全品类的生产。数量庞大的供应商在多地区形成同一产业的供应链集群,构成了高效的全国供应链网络。

同时,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过去6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019年超过3万元,未来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另外,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必将有更多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涌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线上消费市场的繁荣。

1419794980.jpg

全方位:开放新姿态,把大门越开越大

疫情之下,不少跨国公司也作出了和沃尔沃建筑设备相同的决策:坚定扎根上海,他们投资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没有改变。而上海则把大门越开越大,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作为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项目清单中的重点项目,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大韩再保险上海分公司前不久双双在沪完成“云开业”。外资加码涌入既是对上海持续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的最佳回应,也透露出这些全球知名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前景的普遍看好。

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郭利博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机遇之一,也是摩根大通全球及亚太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摩根大通证券选择在上海设立,因为它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最充满活力的城市,并且正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目前,上海正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通过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高效的服务举措招商稳商。例如,允许外资资管机构以一个主体申请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中的一项或多项试点资质,并办理产品备案;将原有的分批开会评议制度简化为线上提交申报材料,实现 “即申报、即受理、即评议”等。这些举措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国际资管机构来沪展业的便利度。

“进一步的放宽市场准入将激励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蒋颖表示,无论是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还是逐步取消部分行业外商投资股比限制等,这些措施无疑会坚定外资投资信心。她建议,对于不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特别是金融、医疗、教育等与新经济密切关联的领域,尽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

在全国政协委员、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看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实行高标准的产品准入和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打造吸引外资的新优势,从而进一步完善本土产业链。例如,在金融、科研和技术服务、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率先推出更多对外开放的举措,吸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资项目落地。

677129549.jpg

组合拳:创设更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就在4月份,上海推出“稳外资”24条举措,包括建立招商引资奖励激励机制;加快推进金融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和知识产权犯罪惩治力度;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和政府采购……这一连串组合拳,赋予外资在沪发展的“加速度”。蒋颖表示,面对当下不确定性增多的宏观大环境,只有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才能更有力地稳住现有外资,吸引更多外资。

手举一张多年前陆家嘴的老照片,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告诉记者,画面上的大楼正是公司在浦东的第一个办公地点。前不久,这家扎根上海多年的全球最大聚合物生产商升级了现有的地区总部,“新总部集投资、管理、经营和研发于一体,将完善我们在中国的布局,充分显示出公司对于上海、对于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从管理型总部转型为投资型总部,科思创今年要在上海继续提升能级,把亚太区研发创新中心也纳入进来,此举意在更快速、高效地拓展中国市场,“疫情带来的是短期影响,不会改变我们的长期战略,”雷焕丽表示,“总部的升级会给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让我们更好服务中国、辐射亚太、引领全球。”

对于坚定在上海深耕的跨国公司来说,未来可期是共同的愿景。“中国正吸引越来越多重视效率、市场和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外资,还应创设更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稳定和留住外资,”蒋颖建议,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应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下一步应持续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在知识产权领域,可以通过建立不定期知识产权状况抽查、强化监管、增设专门法庭、严惩侵权行为等措施,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

李国华认为,要积极支持企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率先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上海自贸试验区可以率先探索培育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文化贸易等新型贸易功能和复合型总部经济功能,进一步破除外汇管理、跨境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支持跨国公司统筹在岸离岸业务,高效配置全球要素资源。”

62.jpg

作者:唐玮婕

编辑/制图:陈云峰

责任编辑:戎兵 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